粮票8214
在线时间1086 小时
金币92
最后登录2025-2-14
注册时间2018-8-24
帖子1404
精华0
积分2674
阅读权限70
UID1347398
签到天数: 122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金牌会员
![Rank: 6](http://img.www.sqrdapp.com/bbs/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6](http://img.www.sqrdapp.com/bbs/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金牌会员勋章](https://img3.www.sqrdapp.com/bbs/static/image/common/medal2.gif)
|
本帖最后由 蟹蟹有糖 于 2021-11-5 15:06 编辑
季铵盐又称四级铵盐,它是由烃基取代了铵离子中的四个氢原子而生成的化合物。季铵盐具有杀菌、抗菌、吸附、易溶等性能,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菌剂、医疗杀菌消毒剂、蓝藻杀灭剂等杀菌消毒领域。
壳聚糖季铵盐 ( HACC) 是将壳聚糖中的氨基基团替换成季铵基团而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它融合了壳聚糖和季铵盐的优点,使季铵化壳聚糖在抗菌性、溶解性、吸附保湿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 抑菌机理
1.抑制细胞内酶活性
吴迪将特定的菌株置于培养基中 37℃恒温培养 18h 后,加入 HACC,以此做为实验组,与只加入无菌水稀释的溶液 ( 此为空白组) ,在同等条件下作对照。实验得出,由于实验组细胞内的酶外泄,使得其酶活性要高于空白组。这进一步表明 HACC有可以降低细菌细胞壁保护胞质不外泄的功能。
2.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
吴迪将活化后的菌株与壳聚糖季铵盐一同加入培养基中 6h 后取出,在经过戊二醛的固定、离心、洗涤等程序后进行透射镜 ( TEM) 观察。在未加入 HACC 前,正常的细菌胞壁与质膜结合紧密且完整可见,胞壁与胞质连接无间隙,但在添加 HACC 后,细胞壁与胞质间隙变大,前者模糊,部分缺 失,而细胞质有明显的聚集。实 验 证 明HACC 对细菌细胞壁有抑制合成作用。在 HACC 分子表面有阳离子 ( 正离子) 高分子聚合物的存在,但是在细菌细胞壁上存在的多为带负电荷的物质( 如蛋白质、脂多糖等) ,它们会与阳离子聚合物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膜的渗透屏障作用丧失,无法形成完整的细胞壁,胞内 DNA、RNA 等遗传物质渗漏到膜外,细菌无法生长和繁殖,细胞自我溶解死亡。
二 抑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HACC 在 不 同 的 影 响 因 素 下,如: 环 境 PH值、季铵盐的取代度、温度条件、分子量的大小、溶液浓度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抑菌效果。
1.环境 PH 值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刘振儒等用添加了 HACC 的 HCl 和 NaOH溶液分别调节不同程度的细菌、真菌培养基的 pH值。随着 PH 升高,菌落数反而减少。实验证明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细菌中的蛋白质将会带有更多的负电荷,而负电荷会增加与 HACC 间的相互作用,使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效果大幅提升。
2.不同浓度 HACC 的抑菌效果
刘鹏涛等对 CTS 进行改性制成 N - 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 ( NTCC) ,系统考察了 NTCC 溶液的浓度等因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 ( E. coli) 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金葡菌) 的抑菌效果。当 NTCC 的浓度达到 0. 025%以上时,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抑制作用都会达到 50% 以上; 当浓度继续升高达到 0. 1% 时,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抑制达到了 90%左右。刘振儒用等量的菌悬液加入到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中进行 37℃恒温
培养 24h,观察菌群的生长情况。实验表明,随着HACC 浓度的增加,其杀菌效果也有所提升,但抑菌作用更为显著; 当浓度加到 7. 5 mg /mL 时,对金葡菌的杀灭作用达到了 100%,当浓度升高到 10mg /mL 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达到了 100%。说明不同浓度的 HACC 对于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有所差异,在一定范围内,伴随 HACC 浓度的升高,抑菌作用增强,且抑菌活性大于杀菌活性。
3.分子量大小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程国君等通过 γ 射线辐照 CTS,使其降解得到低分子量的 CTS,并引进季铵基团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低相对分子雷竞技百科
的 HACC,对抗菌性做了研究及讨论。低相对分子雷竞技百科
HACC 与正常量HACC 对 E. coli 和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 MIC)为 0. 025% 、0. 025% 和 0. 05% 、0. 05% ,可见低相对分 子 量 的 HACC 的抑菌作用要好。李 世 迁等将氯化 - N - 三甲基壳聚糖 ( TMC) 进行羧甲基化改进,合成了聚两性的 O - 羧甲基 - N - 三
甲基壳聚糖季铵盐 ( CMTMC) ,对不同分子量的CMTMC 分别进行最小杀菌浓度 ( MBC) 和 MIC 的测试,最小分子量的 CMTMC 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 MIC 为 1. 5 μg /mL 和 2 μg /mL,MBC 都为 3μg /mL; 最大分子量的 CMTMC 的 MIC 都是 1μg /mL,MBC 分别是 2μg /mL 和 2μg /mL。可见,分子量小的 CMTMC 比分子量大的抑菌效果要好。就杀菌作用而言,分子量大的 CMTMC 效果更为显著。不同分子雷竞技百科
的壳聚糖季铵盐,在分子表面形成的正电荷离子的数量不同,低相对分子雷竞技百科
的季铵盐,可能更容易进入细胞,破坏胞内物质,而分子量大的壳聚糖季铵盐则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之无法形成。
[size=10.2857pt]
[size=10.2857p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