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食品企业以生产许可为标准开展现场核查工作主要是指以企业申请的审核材料为基础,对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确保食品生产整体流程的合规性与安全性。在现场检查的实际工作中,核查内容包括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试制产品检验合格报告等核查项目,管理部门借由多环节的安全许可核查,为食品生产的安全性管理奠定基础。
一、场地条件
1.厂区条件
厂区作为食品生产的主要工作领域,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
厂区附近存在明显的污染源,企业却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
厂区附近有农田、湿地、大规模养殖基地等场所,但在农药、污水、虫害等污染防控方面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生产车间与生活区域、养殖区域隔离不到位,出现污染情况;
厂区布局规划不合理,物品摆放散乱、生产垃圾处理不及时等。
2.车间条件
车间现场核查的主要问题包括两部分:
一是生产区域划分不科学,人流与生产资料流通渠道重合;
卫生条件达不到标准,不同清洁标准的食品在同一工作区、生产工序重合;
包装、半包装、原料与成品等在传递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清洁保护,污染隐患问题严重;生产区域之间的隔离不及时,如没有设置自动门、风幕隔离不彻底等;
二是车间排污条件不良,地面清洁不彻底;
密封装置没有进行定期清洁;
顶棚、墙壁清洁度达不到标准等。
3.存储条件
食品生产的原料、半加工产品与成品等需要特定的场所进行存储,通常情况下,食品企业设置库房、冷藏库、冷冻库等场地进行存储。
经现场核查发现,存储场地的问题表现为:
货品没有进行分类摆放,较为杂乱;
原料与产品数量、类型、存储位置等信息登记不明确,出库与入库数量不对应;
通风条件、温度条件与湿度条件等不符合食品存储具体要求等。
二、设备问题
1.生产设备
部分企业生产设备的许可申报材料与实际的数量、类型存在差异,无法提供器械的采购、租赁材料;
设备的安装流程与步骤、方法不标准,使得器械无法正常运行或者运行效率不高;
生产、计量、包装、加工等设备技术参数没有经过实际校对;
部分器械经由长时间的使用,出现腐蚀、积灰等现象,没有及时进行维护、清洁等。
2.消毒、通风、排水设施
食品生产过程中用水的条件不同,对污水的处理也有着一定的技术差异。
其中,加工用水应满足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卫生要求,且车间的用水设施有特定的标准,如进水管、蒸汽管、加热管与出水管等缺乏流向标志等;
车间设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应保证进排气通畅,且需要在入口内设置防护网罩等,一旦发生破损,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在消毒设施的管理方面,存在清洁设备不配套、效率低下、规划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
三、管理制度
1.人员管理
由于部分食品企业的职员流动性强,使得人员管理的难度较大,普遍存在申报材料中的人员档案与在职职工不一致的情况;部分安全检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食品安全培训,法律意识、安全管理意识较差;
检测人员对生产流程了解不充分,管理形式重于实质。
除此之外,部分员工没有经过健康检查就上岗,没有从业资格证等。
2.制度管理
高效、明确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申报许可的重要基础,在现场核查的实践工作中,企业应提供符合行业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管理制度细则。但实际生产情况与管理机制不符,如台账数据与生产记录不清晰等。
具体表现为:
原材料雷竞技百科 、数量、种类等验证资料缺失;
原材料雷竞技百科 与生产标准存在差异;
材料与产品运输、加工、生产、存储与交付等流程记录资料不全;
设备使用、检测、维护等内容不明确;
预警机制不健全,对安全事故的应对机制滞后;
产品包装、配料表、生产日期等标识不清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