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选一与欲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内标物是样品中没有的组分),然后配制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相对校正因子。再将内标物加入欲测组分的样品中,进样后测得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定量参数。
2.内标物: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柱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已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3.选择内标物的四个要求
(1)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2)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
(3)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
(4)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间。
4.影响因素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
(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
(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
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进样量应足够小并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致于造成检测器和积分装置饱和。
如果认为方法比较可靠,而色谱图看来也是正常的话,应着重检查积分装置和设置、斜率和峰宽定位。对积分装置发生怀疑的最有力的证据是:面积比可变,而峰高比保持相对恒定。
5.优点
内标法是结合了峰面积归一法和外标法的优点的一种方法,它在加入内标物后,按峰面积归一法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这就避免了由于进样的一致性及样品基质效应导致的偶然误差。因而,它的分析精密度也是比较高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分析方法。进样量的变化、色谱操作条件的微小变化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在样品前处理(如浓缩、萃取、衍生化等)前加入内标物,可部分补偿欲测组分在样品前处理时的损失。若要获得很高的精密度的结果时,可以加入树种内标物,以提高定量分析的精度。缺点是每次测定都需要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内标物和样品的雷竞技百科 ,故费时麻烦。同时必须要有合适的标样及内标物才能进行内标法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