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海枣属热带常绿果树,大乔木。又名棕枣、枣椰子,学名Pheonix dactylifera L.。
原产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一带和非洲北部干旱地区,已有5000-6000年栽培历史。20世纪70年代每年产量均在200万吨以上,中国台湾、海南、广东、云南、福建、广西等有栽培,多作观赏树。
树干高大,可达30m。须根系发达,基部常根蘖丛生。羽状复叶,坚硬,向上弯,长3-4m;小叶有粗壮龙骨,顶端尖,略现灰白色,叶柄基部常留在主干上,尤其是幼年树。雌雄异株,花有佛焰苞;雄株圆锥花序,雌株肉穗花序腋生,花序轴长,顶端多分枝,花瓣圆形,覆瓦状排列。核果圆筒形,似枣,直径约2.5cm,长3-7cm,果肉肥厚,甘美可食。种子扁而尖。
适于夏季炎热冬季温暖的热带地区种植。春秋无雨露则结实良好。营养生长相对停止时可耐-5℃的低温。对土壤适应性强,能耐旱和盐碱,无盐碱更丰产。忌积水。
海枣属中品种1000多个,分软肉、半干肉和干肉3类。 较普遍栽培的品种有:①苏尔端(Thooty)和Medjhool。②戴来诺(Deglet Noor)。③扎实地(Zahidi)。④哈拉咪(Halamy)。
多用根蘖繁殖,春季切下萌蘖,假植一年后定植。株行距一般约10m。
果实可食部分每100g干重含糖70-83g,蛋白质1.5-2g,脂肪0.5-7.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