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科橄榄属常绿果树,大乔木。又名青榄、白榄、黄榄。学名Canarium album Raeusch.。原产中国南方。海南、台湾两省及四川的西昌地区均发现野生橄榄。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分布以福建省为最多,福鼎至诏安的沿海各县、市,闽中的沙县、永泰及闽北的龙岩等37个县(市)等均有栽培。四川、浙江、云南、台湾等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栽培橄榄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及马来西亚。
橄榄高8-15m。树冠开张,宽10-18m。枝干含芳香树脂。主根肥大,半肉质,入土达3m,根群主要分布于离地面20-120cm土层。小叶对生,全缘,革质,叶背网脉较突起有小窝点,揉碎时有特殊香味。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通常与叶等长或略短,花白至黄白色。核果椭圆至卵形,成熟时黄绿色。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10月至11月果熟,加工用果8月开始采收。
中国橄榄主产区为22°N-26N之间。在年平均气温20-22 ℃、降水量1200-1400mm的地区生长最适宜。能忍受短时0℃低温,极端最低温为-3℃时,叶和幼枝均遭不同程度冻害。
橄榄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品质或栽培较广的有:①檀香②惠圆③公本④猎腰榄⑤茶窖榄⑥青心。
多采用嫁接繁殖,10月至11月采种,2月上旬播种,株行距12-15cm×18-21cm,也可条播或撒播,长出真叶后补苗或移植。橄榄多栽于山地丘陵地。3月至4月定植,株行距6-8米,穴深宽各约1m,施入腐熟有机肥。结果树全年施肥2次,即开花前和采果前、后各施1次,全年中耕2-3次。果实成熟用人工采摘,或于收果前3-4天喷300ppm乙烯利,收获时震动大枝使果实脱落。
主要病虫害有树瘿病、天牛、卷叶蛾幼虫、金龟子、尺蠖、叶蝉等为害枝干或嫩梢。橄榄鲜果每100g果肉含脂肪6.55g、碳水化合物5.64g,维生素C21mg,钙204mg。
柑橘类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 of citrus fruits)
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柑橘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柑橘类植物划定的范围是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亚科(Aurantioideae)、柑橘族(Citrea)、柑橘亚族(Citrinae)中典型柑果的一组植物。共6个属,即金柑属(Fortunella)、澳沙檬属(Eremocitrus)、枳属(Poncirus)、多蕊橘属(clymenia)、澳橘檬属(Microcitrus)和柑橘属(Citrus)。其中在经济上最重要的是柑橘属,起源中心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一带,其次是金柑和枳2属,起源中心在中国。
柑橘类种质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柑橘的近缘植物中表现更为明显,如枳(Poncirus trifoliata Rafin.),具落叶性,能耐-26℃的低温。
远缘杂交可孕性:柑橘植物种间容易杂交成功,属间杂交种有:枳橙、枳柚、枳酸橙、柑柚、柑橙、四季橘、莱檬金柑。
植物的分类有:大翼橙类、枸橼柠檬类、柚类、橙类、宽皮柑橘类。
柑橘属近缘植物已进行利用和评价的有:金柑属、枳属、澳沙檬属、澳橘檬。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柑橘起源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陆续开展包括柑橘在内的果树资源调查。80代广泛开展了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中,柑橘资源的考察列为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在西藏、四川、广西、湖南、云南、江西等地发掘了一批柑橘原始野生类型,有的新种已鉴定,并采集了一批地方品种资源。同时还进行了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工作。
柑橘的分类主要有两大分类系统。柑橘类植物,特别是柑橘属的分类在亚属的划分、分类等级、种地位的确定方面分歧很大。以确定的种类来看,施文格(W.T.Swingle)确定柑橘属共16种。田中长三郎于1954年定为150余种,1977年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162种。这丙大分类系统分歧的焦点在于对种的理解及其划分的不同。
柑橘是多年生植物,幼龄期长,主要靠嫁接繁殖保存品种特性,不适于使用种子保存。柑橘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是采用栽植保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建立合理的繁殖保存程序。
柑橘种质资源的评价,设两级评价制度,即由种质资源圃负责的基本评价和由利用单位经进一步试验和利用作出的利用评价。基本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形态特征和开花结果习性,抗逆性,遗传性状和基因鉴定及生化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