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菜豆属中的栽培种,学名Phaseolus multiflorus Willd.。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多而得名。别名:大白芸豆、大花豆、大黑豆、看花豆。具有粮食、蔬菜、饲料、肥料和观赏等用途。
起源于墨西哥或中美洲,中国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早有栽培。染色体数2n=22。中国多花菜豆的种质资源有大白芸豆、大花芸豆、大黑芸豆三种类型,已搜集资源约80份。中国以云南、贵州、四川、山西等省种植较多,每公顷产籽粒1000-3000kg。
圆锥根系,幼茎有毛,开白花的幼茎绿色,开鲜红花的幼茎紫色,三出复叶,互生,复叶的叶柄长10-16cm,小叶的叶柄短,叶卵圆至棱形,全缘,叶面色绿,叶背灰白。腋生总状花序,花梗细长,有棱,着生小花的花轴比花梗长。小花对生。花冠大,色白或原红或鲜红,荚果略弯,成熟时褐黄色,每荚有种子2-4粒,多的可达9粒,种子宽肾形,凸扁,百粒重90-150g。粒色有单色及花色,脐大,长圆形,子叶浅黄多。
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率30-40%,耐寒,要求温凉湿润的气候。苗期不耐涝,开花期不耐旱,成熟期需少雨晴朗天气。在热带地区海拔在1200m以上,气候冷凉的地方种植可正常开花结荚,1200m以下的地方种植不易结荚。不耐霜冻,要求无霜期至少有120-130天,属中日性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层深厚的山坡和平地,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都适宜栽培,在pH值4.9-8.2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pH值6-7为宜。
栽培方式有单作、间作和套种,单作的行距85-100cm,穴距25-35cm,每穴播种2-3粒,播深5-6cm,每穴留苗1-2株,每公顷4.5万-6.0万株。
多花菜豆对根腐病Fusarium solani的抗性比菜豆属的其他种强。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叶斑病Pseudolomonas phaseolicol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inodemuthianum。主要害早有:地老虎、蚜虫、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豆莞菁Epicauta gorhawi等。
100g干子实含蛋白质约20%,脂肪1.8%,碳水化合物62.0%,钙114mg,磷354mg,铁9.0mg,维生素B1 0.5mg,维生素B2 0.19mg,维生素PP(抗糙皮病维生素)2.3mg,维生素C2.0mg。一般食用干豆粒,调制方法多样。煮食、制汤、制糕点、豆馅、罐头等,嫩荚作蔬菜,茎叶作牲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