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是我们常说的“中医之草”。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故孟子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即:患了七年的慢性病,用艾三年便可治愈)”。艾叶芳香,性味苦、辛、温,宜入肝、脾和肾,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虚寒引起的月经过多、崩漏、妊娠下血、痛经、小腹冷痛等病症。民间常用艾叶煎服治疗菌痢;艾叶与地肤子、苍生等混合后,用水煎煮熏洗,治疗湿癣瘙痒;艾叶干品50克,加水400毫升浸泡5小时,煎煮过滤后口服治疗慢性气管炎;艾叶陈品50克,加水1500毫升,浸洗患处治疗黄水疮。
艾叶中含有软性树脂、挥发性精油、葡萄糖、鞣酸、氯化钾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成分。其所含的苦艾叶素能刺激血管收缩,增强人体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某些引起皮肤疾患的真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具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艾叶还有解毒抗癌作用,适用于胃癌、乳腺癌症状的缓解和病情的控制,亦可用于甲状腺癌、肠癌、恶性淋巴瘤的辅助治疗。
另外,艾的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每100克野艾嫩茎叶含胡萝卜素5.28毫克、B族维生素0.33毫克、维生素C11毫克。艾风干后,叶含蛋白质25.85%,脂肪2.59%,矿物质10.13%。民间也利用艾创造出不少食疗食补之品:
■艾叶粥
取干艾叶1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艾叶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水、米、红糖,煮粥食用,可用于妇女虚寒痛经、月经不调、胸腹冷痛的辅助治疗(阴虚血热者不宜食用)。
■艾叶茶
每次取干艾叶3克,冲沸水代茶饮,每日3~4次,适于胃寒疼痛者饮用。
■艾酒
将阴干的艾蒿叶200克装入布袋,浸入35度白酒约1.8升中,加入砂糖200克,30天后饮用。可用于治腹痛,止咳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