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主秋令。秋季风干物燥、燥令司天。初秋之时,虽早晚气温转冷,但白昼骄阳当空,气温尚高。深秋季节,西风萧瑟,气候肃杀。不论早秋还是深秋,久晴无雨,天高气爽,到处一派干燥的景象。秋燥易伤人津液,劫损肺阴,而见口干燥、干咳少痰、声嘶胸痛、大便燥结、皮肤枯槁等症状。此时,人应顺应自然而奉收,阳气内敛,阴气渐生,养生贵在滋阴敛阳。饮食宜多进滋阴养血、清燥润肺之品。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其以补血润肠生津的芝麻为代表,意在说明秋季宜少用麻椒、葱、蒜等辛燥之物,多食柔润之品。现代医学认为,“秋燥”应多食含维生素A、B、C、D、E的食物,如胡萝卜、藕、梨、蜂蜜、木耳、甘蔗、乳品、蛋类、鱼类等,以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和抗病能力。中医则强调用沙参、玉竹、黄精以滋阴,黑芝麻、杞果、蜂蜜以润燥,天冬、麦冬、百合以除烦,用上述物品做粥,实为“秋燥”进补的上佳食品。
玉竹粥:玉竹12g(鲜品24g),粳米60g,冰糖少许。先把新鲜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熟后放入冰糖,稍煮1~2沸即成。此为1日量,分早、晚两次服食。该粥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秋燥烦渴,口干舌燥等。
天冬粥:天门冬12g,粳米60g,冰糖适量。将天门冬水煎,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粳米煮粥,候熟入冰糖少许,稍煮即可。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服食。该粥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作用,适用于秋燥干咳、咽喉肿痛、口渴、便秘等。
百合粥:鲜百合24g(干百合12g),糯米60g,冰糖适量。鲜百合剥皮去须切碎(或干百合碾粉),与糯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此为1日量,分早、晚两次服食。该粥有润肺止咳作用,适用于肺燥咳嗽、痰中带血、大便燥结等。
沙参粥:沙参12g,粳米60g,冰糖适量。先煎沙参,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至米熟后加入冰糖,再稍煮为稀粥。此为1日量,分早、晚两次服食。该粥滋阴清热、养胃生津作用,适用于秋燥伤津、心烦口渴、胃虚隐痛而兼干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