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能导致机体红细胞及其他有核细胞裂解的毒素类物质。多数是由革兰氏阳性菌所产生。能产生溶血毒素的细菌,在血平板上生长时常可形成清晰的溶血环,环的直径与该菌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素的量成正比。溶血毒素的主要作用部位是敏感细胞的细胞膜脂质部分。按其对细胞膜裂解机理不同,可将众多的溶血毒素分为四类。(1
)具有酶活性,导致膜磷脂水解。如产气荚膜杆菌所产生的α溶血毒素为卵磷脂酶,可分解细胞膜的卵磷脂,损伤细胞膜引起溶血、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再如金黄葡萄球菌产生的β溶血毒素具有磷脂酶c
样活性,在有Mg
2
、Mn
2
、Co
2
存在的情况下,活性增高,可将神经鞘磷脂水解成磷酸胆碱和N
酰基神经鞘氨醇。各种动物的红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毒素的敏感性,与其细胞膜上的神经鞘磷脂含量有直接关系。绵羊、公牛和人类的红细胞都对β溶血毒素敏感,尤以绵羊红细胞最为敏感,因其磷脂中神经鞘磷脂的含量高达50
~54
%。(2
)毒素插入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形成通道,导致钾离子释放,继而线状血红蛋白漏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α溶血毒素,可破坏人、兔、绵羊、豚鼠等的血细胞及有核细胞。其对人类的皮肤坏死作用是由于毒素促使小血管收缩,从而导致毛细血管血流阻滞和局部缺血坏死。(3
)具有表面活性剂样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δ溶血毒素。(4
)膜胆固醇既是毒素受体,又是毒素的靶点,如链球菌溶血毒素O
、破伤风杆菌溶血毒素等。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溶血毒素,如绿脓杆菌溶血毒素、大肠杆菌溶血毒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