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与其寄主细胞“共存”的现象。在这些寄主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侵入的温和噬菌体以其基因组附着在细菌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形成原噬菌体(见温和噬菌体),并与细菌染色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细胞,使其成为溶原性细胞(或称溶原菌)。每个溶源性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一般也是溶源性的。溶源菌有时在细胞分裂中可失去原噬菌体而成为非溶源性细菌。原噬菌体不同于营养期噬菌体,没有感染力,但它一旦脱离细菌染色体,就开始复制而引起细菌裂解。原噬菌体附着在染色体上,对细菌一般无不良影响,而且常赋予溶源性细菌某些特性。例如具有产生噬菌体的潜在能力;具有不再受同源噬菌体感染的“免疫性”以及其他新的生理特性,例如不产毒素的白喉棒状杆菌在被β噬菌体感染而发生溶源化时,成为产毒素的致病菌株。溶源性细菌培养中,大多数细菌中的原噬菌体不进行营养期繁殖,但有少部分(10-3~10-6)细胞中的原噬菌体可自发脱离细菌染色体,进行营养期繁殖,导致细菌裂解,释放成熟噬菌体。由于此过程频率低,故溶源性细菌培养中,只有少量游离噬菌体存在。用理化因素处理,可使整个群体裂解,并释放出大量噬菌体。在噬菌体研究的早期(1921年),就有人发现了溶源性菌株的现象,但直到1943年,才由洛沃夫(A.Lwoff)首先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中得到证实。现已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多种芽孢杆菌中分离得到了溶源性菌株,并成为研究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