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消化管最长的部分,上连幽门,下与盲肠相接,全长5~7米,盘曲于腹腔中、下部,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为消化与吸收的重要部位。
小肠分部:
空肠(jejunum)与回肠共同盘曲于腹腔中、下部,上端连十二指肠,下与回肠相连。通常位于左腰部和脐部;管径较大,管壁厚,血管分布丰富。
回肠(ileum)上接空肠,下端连接结肠,通常位于脐部和右髂部,管径较小,壁薄。
小肠各部肠腔结构大致相同,腔面有许多半球状皱襞和绒毛。皱襞以空肠中段与回肠近端为最多。环状皱襞表面又有许多细小突起,称绒毛。环状皱襞与绒毛的存在,扩大了小肠腔的表面积,有利于小肠的消化与吸收。肠壁分四层:
粘膜层 包括上皮、固有膜及粘膜肌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柱状细胞与杯状细胞,柱状细胞约占99%,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细胞游离面有明显纹状缘,杯状细胞散在于柱状细胞间,量少,胞体膨大,核位底部,为杯形,顶端充满粘液颗粒,可分泌粘液,具润滑、保护作用。固有膜由类似网状结构组织组成。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神经、分散的平滑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这些细胞亦往往穿入上皮。绒毛由固有膜与上皮形成。肠腺是由小肠凹陷在固有膜中形成的单管腺,亦称李氏腺,几乎占固有膜全部。开口于相邻绒毛之间,腺上皮与绒毛上皮相连续,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小肠腺分泌物中有多种消化酶。粘膜肌层由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内含十二指肠腺,有分支管泡状腺可分泌碱性粘液,有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胰液、胃液侵蚀的作用。回肠粘膜下层中常见多个淋巴小结聚集形成淋巴集结。
肌层 由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外膜 除十二指肠外,外膜均为浆膜。
小肠运动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并有蠕动冲与逆蠕动,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对整个小肠起兴奋作用,交感神经对小肠运动起抑制作用。小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小肠运动也有调节作用。肠腔内食糜的理化因素可刺激肠粘膜感受器,先引起纵行肌收缩,继而影响环行肌活动。体液因素中,5-羟色胺起神经递质作用,增强小肠运动;幽门窦分泌的胃泌素、促胰酶素等也加强小肠运动。食糜在小肠中停留约3~8小时,与肠内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并被充分消化与吸收。
十二指肠(duodenum)小肠起始段,位于腹腔后壁,长约25~30厘米,相当于十二个手指的指幅,因此得名。全长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上部又称球部,为溃疡病好发部位。降部紧贴第2~3腰椎右侧,其后侧壁粘膜有乳头突起,称十二指肠乳头,是胆总管和胰导管末端共同开口处,下部向左横跨第3腰椎。升部向上至第二腰椎左侧,向前下方连接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