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备加关注,所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残疾,乃是身体,心理状态及社会关系的良好状态。
人的素质是由遗传、营养和环境(包括学习锻炼)三大要素决定的,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似稳定的情况下,经常起作用的往往是营养因素。适当合理的营养是人类的社会活动能力、智力和身体潜能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健康和营养适当的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又是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主体。因此,营养是人类发展的一项关键目标,也是反映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上与营养有关的人类疾病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营养素摄入不足或利用不良所致的营养缺乏,其中主要是微量营养素(包括微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处于微量营养素缺乏状态,约占世界人口1/3。其次是与营养素摄入过剩和(或)不平衡有关的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国际权威专家认为,约1/3的癌症的发生与膳食有关。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与膳食营养的关系更为密切。
今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得面临营养不足与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期困扰我们的蛋白质和能量缺乏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有些营养缺乏的问题仍很严重,在我国钙、铁、锌、碘、维生素A和B2等营养素的缺乏问题仍相当普遍的存在,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群当中尤为严重。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寿命延长,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疾病形成情况也随之改变,近年来我国慢性病为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显著增长,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营养不均衡是特别重要的因素。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并于199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始贯彻实施,这对提高我国人民身体素质发挥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