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枇杷生物调节剂的应用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05-05-16
 枇杷生物调节剂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利用
赤霉素及赤霉素+CPPU,赤霉素+Mh,CPPU对果实的效应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在花前喷布,100毫克/千克以上都能产生无籽果实。
  用赤霉素或赤霉素+CPPU不同浓度的组合,在未开花前喷,都能刺激单性结实。其中用三倍体田中枇杷为试材,在1/3的花穗盛开及幼果开始膨大时,全树喷布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两次,在霸红上用500毫克/千克的gaz对未开放的花穗进行无核诱导,花后每月一次,用300毫克/千克的CPPU加上5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喷雾4次,两者均提高了坐果率,并获得了有商品价值的无籽果实。单性结实的枇杷果实形态成为长圆形, 与正常果的圆形比较有很大的差异,从内部形态看,单性结实的无籽果,果肉特别肥厚,有核果的可食率60%左右,而无籽果的可食率达76%,比有核果增加15%以上。再在果实发育到第三期时,施用赤霉素150毫克/千克+Mh 300毫克/千克,可以抑制种子的生长,而对果实的发育影响不大,从而获得小核或焦核的枇杷果实。较多的试验都表明,用15~30毫克/千克的CPPU处理纵径5~8毫米的批把幼果,提高单果重和增加果肉厚度的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增加40%~50%。
乙烯对果实成熟的影响
  日本曾做过“应用外源乙烯促进枇杷果实的糖分积累和成熟”的试验,其做法是:
  成年树果实着色前,在每个果实上套以含有25~30毫克乙烯筛的聚乙烯袋,然后用胶条密封,其内可离析出17~26微升乙烯,2天后取去,对照不套袋。共采收3次,即套袋当天,处理果成熟期、自然成熟期。套袋后3小时袋内乙烯浓度在4~800毫克/千克,绝大多数高于100毫克/千克,而18小时后降至8毫克/千克以下。处理果的含糖量增加比对照快,达到自然成熟果的程度早4~11天;处理果可滴定酸的减少较之对照果迅速得多,果色变化也快得多。在套袋2~3天后即可看到色泽的差异,4天后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变得显著,而对照果无甚变化。
  乙烯利处理有催熟效果。福建莆田采用1000~15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在果实退绿期(俗称转白期,即果实由青绿转淡绿时)的晴天,对准果穗均匀喷布,以湿而不滴为度,尽量少喷到叶片上,对防止枇杷裂果有显著效果,并且有提早成熟(10天左右),成熟度较为一致,提高品质的作用。认为是一项易掌握、成本低、收益大、受欢迎的实用新技术。但在试验中观察到1500毫克/千克、2000毫克/千克处理后,有落果现象出现。
Naa(荼乙酸)与疏花疏果
  将Naal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分别于花开1/4及花谢剩至1/4时喷洒至花穗上,对照用清水。其结果为:疏除效果除Naal0毫克/千克在花谢剩至1/4时与对照差异显著外,其它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Naal0毫克/千克在花开1/4时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单果重,30毫克/千克在花谢剩至1/4时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果重;各处理对成熟果实可溶性因形物含量及平均种子数目均无明显影响,对果实的可食率亦无明显影响;各处理均对植株的枝叶无任何药害,但对成熟果的外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果顶部着色较差,果皮增厚,剥皮变难等,其影响的大小随药液浓度的加大和处理时间的延迟而加大,但总的看来,对果实的商品性影响不大。但在试验中观察到疏除过重和疏除不整齐,以至产量不能提高甚至减产,其原因尚待探讨。
矮壮素(CCC)、比久(b9)、多效哩(PP333)
  枇杷生长发育的关系:据试验,将矮壮素、b91000毫克/千克或2000毫克/千克,多效陛500或1000毫克/千克,或Naa200毫克/千克或400毫克/千克喷枝梢,能控制其生长,有良好的效果。而且PP333和矮壮素能催促开花和改善花穗外形,b9与PP333能促进果实着色,两者均能使枝受到抑制,取得控制生长及改善花穗外形的良好效果。

使用枇杷生物调节剂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效能的因素较多,涉及到施用方法、时期、浓度、次数、施用部位及气象因子等,为提高施药效能,在施用时必须考虑各项因子。
施用方法
  叶面喷布时,油剂比较容易渗入角质层、表皮组织的细胞壁和原生质膜。因此,油液性较高的生长调节剂,能较快地渗入树体内。生长调节剂的原剂进入速度较慢, 而水溶性盐类则更为缓慢。由于根系对土壤溶液中的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性较强,生长调节物质较易被根系吸收,而进人树体内,所以土壤浇施比叶面喷布的效果明显。但土壤浇施需用的药量较叶面喷布的多,同时易受土壤微粒的吸附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所以生产上还是以叶面喷布为主。将乙烯利用于催熟时,则尽量不要将药液喷到叶面上,最好是浸果穗或对准果穗喷布。
施用时期
  生长调节物质的施用时期,决定于施用目的。如应用乙烯利催熟,宜在果实迟绿期喷布,可以提前10天左右采收。如处理过早则影响产量和品质,处理过迟作用不大。又如应用赤霉素诱导无核枇杷,在开花前喷布才有效果。
施用浓度与次数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调节作用常因浓度不同而异。生长素类浓度低时促进生长,浓度高时会抑制生长。因此,应当确切地确定适宜浓度,不能随便提高或降低。不然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如用乙烯催熟,浓度过高时,易造成落果。此外,使用浓度还应考虑品种的差异。
外界环境
  光照过强时,叶面喷布的药滴容易干燥,而不利于药液的吸收。因此,高温季节施用生长调节剂时,需避免在中午前后施用。空气湿度大,能使叶片表面的角质层处于高度的水合状态,可延长生长调节剂液滴的干燥时间。因而,高湿有利于树体对生长调节剂的吸收和提高其调节效应。但喷布后立即下雨则会淋失。
协同作用
  在生产上,常常应用某一种生长调节物质就能达到应用的目的,但有时仅用一种生长调节物质,不能达到圆满的要求,而添加另一种甚至两种以上的生长调节物质,混合使用,才能达到应用的目的。把这种生长调节物质互混用时的增效现象称为“协同作用”。如果实发育到三期时,施用Mh +赤霉素既能抑制种子的生长,而又对果实生长影响不大,从而获得有商品价值的小籽枇杷。由此可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混合施用,常能起到单一施用所不能得到的效应。但有的混用后,相互拮抗,故不能混用。如ga和aba,CCC和ga,ba和Mh混用。
 此外,乙烯利不能与波尔多液等碱性农药混用,b9不能与铜制剂农药混用,Naa与波尔多液混用时,必须提高其浓度。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应注意的问题.
树体的影响
  树体的发育状况,影响内源激素的多少与相互间的平衡。但树体营养与生殖器官的发育,依赖于营养物质的供应,在营养水平低时,仅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促进生长或发育,不能达到使用目的,因为生长调节剂仅是一些外源激素而非营养, 在复杂的生理活动物质转化中,只有起诱导、加速或减弱、抑制等调节作用,并非其本身的变化。故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配合疏花疏果,合理负载,正确整形等措施,在增强树势的基础上使用生长调防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环境的影响
  生长调节剂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只有在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因此,各地试用时,必须根据品种特性,采用适宜的方法,预先作小型的试验,取得成功后,再大面积应用。
从经济上考虑
  目前我国制造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一般成本较高,在生产上施用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经济上意义不大的,生产上不予采用。
生长调节剂的残毒问题
  目前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有的肯定无毒,有的有毒,有的尚不清楚。已知赤霉素类和乙烯,在人们食用的各种植物体中大量存在,施用这些物质对人体一般不会有影响。又如用Naa疏果,需经数月后才采收,果实表面存之极微,再者剥皮食用,可以认为无甚危害。在推广施用一种新的生长调节物质前, 应做出有关毒性鉴定指标,以保障人体安全。
乙烯利催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目前应用的乙烯利,多是上海彭浦化工厂生产的40%强酸液,ph值为0.6。其最大的特点,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即ph值达4以上时释放乙烯,如在ph3.0 以下,几乎不发生乙烯。因此,在配制及使用时应注意:
a、溶液不要与强碱性的波尔多液等农药混合使用。
b、稀释后的溶液,不宜长期保存,应随配随用。
c、配制水溶液时,要预先倒入一定量的乙烯利后,再加水至一定浓度,切勿颠倒配制次序。
d、忌用自来水或混浊水配制,应用清澈的池塘水等配制。如发现用水ph超过7时,宜用盐酸或食醋调配至中性后再使用。
分享: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634 second(s), 311 queries, Memory 1.83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