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别名甘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中药名为白菊花、黄菊花。以花入药,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作用。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全国其他地区均有栽培。栽培菊花主要病害有菊花白粉病、菊花斑枯病、菊花叶枯线虫病以及菊花枯萎病、菊花叶锈病、菊花花叶病毒病和菊花花腐病等,以前3种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1、菊花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连结成片,病叶上布满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枯黄脱落;同时植株矮化,发育不良。该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侵染所致。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筒形,单胞,无色,串生于分生孢子梗上。有性阶段形成闭囊壳,附属丝菌状,内生子囊6—21个。子囊孢子椭圆形。我国南方地区有时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有性阶段。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来年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在温暖地区,病菌也可依靠菌丝体在被害植物活体上越冬。田间初侵染发病后,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多次再侵染。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孢子萌发后侵入表皮细胞,并形成吸器吸取植物养分。晚秋在病部形成闭囊壳越冬,或以菌丝体在被害植物活体上越冬。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残体及落叶,并集中烧毁。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避免栽植过密。发病初期及时用15%粉锈宁6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或0.2—0.3度石硫合剂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控制病害。
2、菊花斑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生于叶缘呈扇形,褐色至紫褐色,边缘清晰或外围有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多数病斑可使叶片干枯,严重时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层层变黑皱缩。该病由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所致。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褐色至黑色,器壁膜质,顶部有孔口。分生孢子针状无色,有隔膜4—9个。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和地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产生初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和接触传播,引起田间多次再侵染。温度在10℃—27℃,只要有雨露,田间就可发病,但以秋季孕蕾开花期灌水或下雨造成的高温条件下危害最重,连作田和分株繁殖发病重。该病在菊花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但在秋季遇高温、多雨的天气发病严重。不同的菊花品种对斑枯病的抗性有差异,感病品种有紫蝴蝶、新大白、蟹爪黄和香白梨等,较抗病品种有湖上月、秋色、玉桃和紫桂等。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量。采用无病母株扦插繁殖。植株合理栽植,不宜过密。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病叶、老叶。不偏施氮肥,配合施用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62.25%仙生600倍液、80%大生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0%富士500—8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1:1:160波尔多液喷雾。
3、菊花叶枯线虫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芽、花芽、花蕾和生长点。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出现症状,叶片的边缘或顶端沿叶脉部分变黄,受叶脉限制呈现特有的角状褐色斑,最后叶片卷缩、枯萎。有时植株一侧的上、中、下叶片都出现枯萎,花器受侵染后变形,花芽干枯或退化,有的花芽膨大而不能成蕾。该病由线型动物门滑刃线虫属线虫所致。雌雄同型,均为蠕虫型。雌虫虫体细长,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主要潜伏在被害植株叶芽内越冬,来年叶芽萌发线虫开始活动,并危害底部叶片。借基部水膜向上爬行到新的叶片扩大危害。雨季通过雨水和灌溉水进行田间传播,带病插条和病苗可以进行远距离传播。线虫可从气孔侵入,整个生活史在寄主组织内完成。线虫是一种好气性低等动物,在翻耕较浅、土质疏松和连年栽培感病植物的情况下常发病严重。防治技术,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避免连作或用病土育苗。栽培抗病品种,一般小花品种比大花品种抗病。防止喷水飞溅,减少线虫传播机会。用46℃恒温水处理扦插苗或生根小苗10分钟,可有效杀死线虫。药剂防治可用克线磷1000倍液喷雾或根施铁灭克颗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