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3-07-17
核心提示: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中毒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是胆碱酯酶抑制剂。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及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防治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药剂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好。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一、有机磷类

1、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中毒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是胆碱酯酶抑制剂。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及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防治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药剂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好。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敌敌畏:敌敌畏是一种高效、中毒、熏蒸作用强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为胆碱酯酶抑制剂。该药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好,其熏蒸效果极强,对同翅目、鳞翅目昆虫有极强的击倒力。施药后药剂易分解,并且持效期短,残留量少。敌敌畏是所有有机磷农药中熏蒸作用最强的药剂,对灰飞虱成虫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主要在灰飞虱成虫大量出现时施用。施药应避开晴天高温时段,以免引起人中毒。该药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

二、氨基甲酸酯类

1、混灭威:混灭威是由两种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飞虱、叶蝉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击倒速度快,一般施药后1小时左右大部分害虫即跌落水中,持效期只有2-3天。药效不受温度影响,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防效。混灭威对鳞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虫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叶蝉、飞虱、蓟马等。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产生药害。

2、异丙威:异丙威是中等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合成,致使昆虫麻痹直至死亡。该药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持效期短,一般只有6天左右。对稻飞虱、叶蝉科害虫有特效,可兼治稻蓟马和蚂蟥,对天敌安全。施用异丙威前10天不能施用除草剂敌稗。

3、仲丁威:仲丁威是一种防治稻飞虱、叶蝉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害虫中毒死亡,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和一定的胃毒、熏蒸和杀卵作用。对飞虱、叶螨类有特效,杀虫迅速,但持效期短,药效只能维持4-5天。在水稻上使用前后10天,要避免使用除草剂敌稗。一季水稻最多使用4次,安全间隔期21天,每次施药间隔7-10天。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能在鱼塘附近使用。

4、丁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是一种高效、低毒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克百威低毒化衍生物,为胆碱酶抑制剂。药剂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杀虫机制是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使昆虫的肌肉及腺体持续兴奋,最终导致昆虫死亡。该药具有内吸、触杀及胃毒作用,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柑橘、水稻及蔬菜上的多种害虫。在稻田使用时不能与敌稗或灭草灵同时使用,以免产生药害。丁硫克百威对水稻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好,不宜使用。

5、速灭威:速灭威是有一定选择性的速效取代苯类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对害虫有触杀和熏蒸作用,也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该药击倒力强,持效期短,一般只有3-4天。主要用于防治对马拉硫磷产生抗药性的稻飞虱、黑尾叶蝉,对其成虫和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也可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茶树蚜虫、小绿叶蝉、长白介壳虫和龟甲介壳虫、黑粉虱一龄若虫、柑橘瘿螨、棉花蚜虫、棉铃虫等。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或混放,应放在阴凉干燥处。某些水稻品种如农173、农虎3号等对速灭威敏感,应在分蘖末期使用,浓度不宜过高。下雨前不宜施药,食用作物在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

三、其他类型

1、噻嗪酮:噻嗪酮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新型选择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7天才能看出效果,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以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该药对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对天敌较安全。使用时先加水稀释,然后均匀喷雾,不可以采用毒土法。

2、氯噻啉:氯噻啉是一种噻唑杂环类内吸性杀虫剂。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中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与其极高的竞争性结合,从而破坏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稻飞虱、番茄白粉虱、柑橘蚜虫、茶小绿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氯噻啉的活性是一般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如啶虫脒、吡虫啉活性的20倍。它不受温度高低限制,克服了啶虫脒、吡虫啉等产品在温度较低时防效差的缺点。该药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一般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持效期在7天以上。在常规用药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对有益天敌如瓢虫等杀伤力小。

3、氟虫腈:氟虫腈为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和触杀作用为主,兼有一定内吸作用。作用机制是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膜上的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阻塞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昆虫死亡。对蚜虫、叶蝉、飞虱及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害虫等有很高的杀灭活性。该药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雾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较高防效,且持效期长,一般为2-4周,最长可达6周。土壤处理时应与土壤充分混匀,可最大限度发挥低剂量的优点。

4、噻虫嗪:噻虫嗪是第二代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主要干扰昆虫体内神经传导作用,模仿乙酰胆碱,刺激受体蛋白,而这种模仿的乙酰胆碱又不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所降解,使昆虫一直处于高度兴奋中,停止取食,直到死亡。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有效控制期可达1个月左右,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好。害虫接触药剂后会立即停止取食等活动,但死亡速度较慢,死虫高峰通常在施药后2-3天出现。噻虫嗪使用剂量较低,应用过程中不要盲目加大用药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吡蚜酮: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对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药没有击倒活性,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但昆虫一旦接触到药剂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而死,并且这种过程是不可逆转的。适用于多种农作物上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蚜虫、白粉虱、黑尾叶蝉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防治 灰飞虱 适用 药剂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8.097 second(s), 1139 queries, Memory 3.91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