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症状玉米受轻度药害,多在施药后5~10天表现为生长受抑制,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上出现不规则褪绿斑,一般10~15天后可恢复生长;药害严重时,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呈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去除半边“尾巴”后几天心叶即可长出。
药害产生原因(1)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有差异。该药适用于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玉米,甜玉米和爆裂玉米对该药敏感,不能使用。近几年在部分常规玉米品种上也发生了药害。经调查,在常规用量(每亩用烟嘧磺隆纯药4克)下,农大2008、农大108、泰玉12号、豫玉26、浚单20和郑单18号抗药性强,生长正常;郑单958、浚单18、新单23、淄玉2号、泰玉2号(反交)、聊玉18、鲁原单14等品种耐药性好,植株生长略受抑制,外部形态无明显变化;济单7号、泰玉2号(正交)、金珍珠、紫糯等品种敏感,表现为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片黄化,心叶呈牛尾状扭曲,不能正常抽出。登海系列玉米品种大多对烟嘧磺隆敏感,但各品种间敏感性有差异。登海11号和登海9号敏感性最强,登海3702、登海6213敏感性次之,登海1号受抑制作用相对较弱。(2)施药时期不当。玉米3~5叶期对烟嘧磺隆耐药性强,2叶期前和5叶期后很敏感,施药过早或过晚均易发生药害。(3)温湿度不适宜。施药后遇10℃以下低温2天以上,或遇连续高温干旱,玉米生长缓慢,分解代谢药物的作用减弱,易出现药害。(4)用药量过大或重复施药。(5)玉米田使用有机磷农药后,植株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增强,使用间隔期不超过7天,易产生药害。
规范用药预防药害在玉米3~5叶期,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草情等确定烟嘧磺隆的用量,选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60%以上的晴天早晚施药。改进施药技术,进行半定向喷雾,不对玉米心叶喷药。不重喷、不漏喷,不随意增加施药浓度和次数。化除的同时如需治虫,可与菊酯类农药混用。另外,将烟嘧磺隆与莠去津、2甲4氯钠混用,可以减少烟嘧磺隆用量,避免药害发生。
补救措施玉米受轻微药害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救护措施,一段时间后受害植株可自行恢复生长,不影响最终产量。药害较重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浇水、喷淋,并施适量速效肥料,也可以喷施生长调节剂;加强中耕,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吸收肥水,加快植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