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经济作物 » 正文

旱薄地春玉米蓄水保墒高产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7
核心提示:土壤瘠薄且保水性差的旱薄地,产量低而不稳,一直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平衡发展。提高旱薄地春玉米产量对提高丰南市粮食总产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瘠薄且保水性差的旱薄地,产量低而不稳,一直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平衡发展。提高旱薄地春玉米产量对提高丰南市粮食总产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从90年代初开始,对旱地春玉米种植形式,从栽培、耕作、生物、激素等多方位进行了抗旱综合增产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形成了旱薄地春玉米蓄水保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1992年示范1.2万亩,平均亩产424.3公斤,比常规种植的对照田增产91.5公斤,增产率达到27.5%;1993年示范推广3.5万亩,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玉米生育期自然降水较正常年份少55毫米,少13.5%),平均亩产375.5公斤,比对照田增产85.5公斤,增产率达29.5%;到2001年推广面积达20万亩,平均亩产421公斤。玉米耗水系数由880.99下降到666.44,降低了24.6%。亩毫米水生产玉米由0.77公斤提高到1公斤。

1 实行轮作倒茬 采取3年轮作制度或4年轮作制度,3年轮作制度为:玉米--花生--玉米,4年轮作制度为:玉米--花生--棉花--玉米。

2 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2.1 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水和肥力具有互相促进作用,肥力越高,水的作用越明显。通过试验分析,当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5%时,雨水入渗量较一般田可增加50%左右,蒸发量可减少40%。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有机质含量,根据连续8年的定位试验分析,连续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土壤有机质平均每年提高0.028%。

2.2 秋季浅耕,早春精细整地保墒。秋季浅耕0.33米,早春土壤解冻初期及早进行耙耱,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耱,根据试验结果调查,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0.3%。

2.3 玉米行间覆盖小麦秸秆保墒。覆盖小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其重要的作用。多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覆盖小麦秸秆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1.8%~4.5%,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提高0.01%~0.04%。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可达90%以上。铺施方法:6月底7月初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每亩300~500公斤。

2.4 选择抗旱品种。选用抗旱节水型品种对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十分关键。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品种要求抗病、耐瘠薄、抗旱衰、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以农大3138、农大108、唐玉十、唐抗五等品种为易。

2.5 根据气候条件和玉米需水规律合理调整播期。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玉米播期应避开土壤失墒高峰期,使玉米需水高峰与自然降雨高峰相吻合。在保证玉米正常成熟的情况下适当晚播,避免卡脖旱,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关键措施。试验分析表明:5月20日~6月25日雨后播种较为适宜。根据播期早晚选择生育期不同的品种,一般6月10日前选择农大3138等生育期较长的品种,6月10日后选择唐抗五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3配套栽培技术 抗旱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稳定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旱地玉米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表明:密度、施肥、化学除草是旱地玉米丰产的3个重要环节,具体措施为:

3.1 合理密植。密度是栽培水平的综合体现,受到土质、自然降水、施肥水平、种植样式、光照等多种因素制约。一般亩留苗密度2500~4000株。紧凑型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取上限,平展型玉米取下限;土壤肥力较高的取上限,土壤肥力较低的取下限。

3.2 化学除草。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稗草、马齿笕、狗尾草、反枝笕等,约占总数的90%以上。即使多次中耕,草荒威胁仍很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因杂草竞争,对照区每亩多损失氮肥5.23公斤、磷肥0.88公斤、钾肥6.32公斤。经1次施用化学除草剂,一般可保证不闹草荒,免去中耕作业使机械伤苗减少,亩穗数可增加150~300穗。在除草剂的选用上,以每亩施用乙阿合剂100~150克对水30~50公斤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3.3 加强肥料运筹确保壮秆大穗。根据试验分析,旱沙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亩施纯氮20~25.5公斤,五氧化二磷10~15公斤,氧化钾9~13公斤。肥料运筹方式为磷钾肥一次底施,同时底肥中尽量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氮肥30%底施,70%追施;氮肥分2次追施,即在10~11叶可见时,见展叶差由3向4过度时追施总追肥量的40%,主攻壮秆大穗;14~15叶可见,见展叶差由4向5过度时追肥保花,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50%;叶片全展(吐丝期)追施粒肥,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10%;这种运筹方式有利于促进玉米壮苗早发,出叶速率快,叶面积大,促进雌穗小花分化强度,减少退化小花量。吐丝期提前2~3天,这就为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创造了条件。 此外,还应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465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