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3
核心提示:症状:⑴叶面症状。早期多发生于叶缘,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初呈水渍状,后变成青褐色,有时生有轮纹,多雨高湿时极易穿孔。后期多发生于叶片基部,多为脱落的花瓣带菌感染所致,常迁延至茎秆发病。
一、发生危害规律

 

1、症状:⑴叶面症状。早期多发生于叶缘,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初呈水渍状,后变成青褐色,有时生有轮纹,多雨高湿时极易穿孔。后期多发生于叶片基部,多为脱落的花瓣带菌感染所致,常迁延至茎秆发病。⑵花期症状。菌核病的子囊孢子极易侵染花瓣,致花瓣褪色,提早萎谢。⑶茎枝部位症状。早期病部淡黄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多呈软腐状,晴燥时病部淡褐色,后病部变成白色或灰白色,皮层易与木质部分离,并破碎呈麻丝状,茎内中空,后期茎内生有黑色如鼠粪状的菌核,病部以上提早枯死。

2、影响发病的因子:⑴越夏越冬的油菜菌核病菌核数量多,气候条件有利于子囊盘和子囊孢子的产生,油菜花期与菌核病孢子释放期吻合时间长,天气潮湿多雨,就易造成油菜菌核病流行。油菜花荚期遇多雨天气,月降水量100毫米以上,雨日10天以上,田间相对湿度在85%以上,病害发生重;如雨量雨日少于上述指标,但多浓雾天气,油菜菌核病发生也较重。若花荚期少雨雾,相对湿度低于75%,则病害发生较轻。⑵不同油菜间发病差异显著,白菜型油菜发病最重,甘蓝型油菜品种间发病差异也极显著。⑶稻油轮作区发病比旱油轮作区轻,油菜栽种密度大的发病多较重,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也较重。

二、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选种抗病品种;适当稀植或采取宽窄行移栽的方式;开挖好排水沟,做到雨停田干;合理施肥,尤其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2、化学防治:⑴防治对策。由于油菜菌核病发病期滞后于油菜开花期,菌核病的发病程度与花期雨雾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所以防治中应遵循“预防为主,根据开花进程,主动出击”的原则。⑵防治适期。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适期为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80%时。观察中得知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25%后,8-9天开花株率即可达90%以上。为了在防治过程中便于掌握,可以将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80-100%,至一次分枝开花率达95-100%时为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⑶防治方法。过去本地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油菜菌核病,且发现多菌灵与硼肥混用对防病与增产均有明显作用。但90年代后期发现本地油菜菌核病菌株已对多菌灵产生抗性,菌株抗病力增强了10-20倍。因此,防治油菜菌核病已不宜使用多菌灵及其混配剂,可选用菌核净、异菌脲及其复配剂。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67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1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