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症状是“瘤盖病”。该种病蘑菇不是受任何病菌侵染所致,而是因为其生长环境的温度过低形成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如同温度过低时人体起鸡皮疙瘩、温度过高而流汗是一个道理,完全可以作为正常蘑菇食用,不必担心,但一定程度上影响蘑菇的商品价值。
瘤盖病菇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温度过低。但有的菇农咨询称:菇棚温度可达到8℃,甚至10℃以上,为何还会发生该现象?据了解,大部分菇农测量温度多在中午时分,并且,测温位置多在离地面1.5米左右的高度,而非地面温度,这就造成一种错觉。大家知道,中午时分尤其是下午2点左右,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此时测温,未免偏颇。正确的方法:一是使用最高最低型温度计,可将一天24小时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显示出来;二是分别于下午2点和凌晨3点左右测量,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将两次测温的数据相加除二,即可得出一天的平均温度。但是,平均温度的合适与否,并不代表着蘑菇能承受的最低温度,一般冬季低温条件下,应以蘑菇能承受的温度下限指标与菇棚中的最低温度作比较,如果超出其承受下限,则必将发生瘤盖病。应该说,冬季生产中,如何提升菇棚温度,是关系到是否发生瘤盖病的关键,那么,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呢?
1.日光升温。采取上午9点后至下午3点前揭去草苫,利用日光增温的办法,一般可使棚温提高5℃~10℃,十分晴好、无风的天气,甚至可提高15℃左右。但由于日光中的紫外线易对平菇菌丝及其幼菇发生负面影响,故应在棚内上方拉一层遮阳网或黑色塑料膜,使热量进得棚来,而将光线挡住。
2.加套小拱棚。主要针对畦栽方式而言,方法是在菌畦上架起小拱棚,上覆黑色塑料膜,同样在上午9点后至下午3点前揭去草苫,使棚温快速上升。下午覆盖草苫后,将小拱棚全部揭开,一则使之通气,二则使热量均匀,停一个小时左右,盖严小拱棚保温。
3.煤炉升温。在棚外的杂物房内安装煤炉,在棚内中间顺棚或靠北墙用砖、坯砌起火墙代替烟囱,使烟气从棚的另一头排出,既可有效的提高棚温,还不受天气的影响。如果将之与第一种方法相结合,即晴天日光增温,雨雪阴天煤炉升温,则可收到既保证棚温、又节省燃料的两全其美的生产效果。
此外,如将菇棚建成冬暖式温室,或在棚内地下修建回龙火道,或加装土暖气等方式,会对提高温度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