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水果 » 正文

荔枝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06
核心提示:一、荔枝的产地分布 荔枝原产我国南方,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其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而,适宜荔枝栽培的地域要比其它亚热带水果品种狭窄得多,其适宜地带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北纬1829 O之间,尤其以北纬20O24O地带为最适宜区。目前世界上,


    一、荔枝的产地分布

    荔枝原产我国南方,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其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而,适宜荔枝栽培的地域要比其它亚热带水果品种狭窄得多,其适宜地带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北纬18—29 O之间,尤其以北纬20O—24O地带为最适宜区。目前世界上,我国是荔枝主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泰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南非、日本等国家只有局部地区有荔枝栽培,面积较小,栽培品种大多从我国引进。

    我国荔枝栽培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为最多产区;云南、四川次之;浙江、贵州仅有少量栽培。

    二、荔枝生长结果习性

    1、根的生长发育。荔枝根系庞大,分布范围与土壤的性质、土层厚薄、地下水位高低及农业措施密切相关。地下水位较高时,根群的垂直分布多在土层1.2米以内;冲积土地下水位较低者,其根可入土达5.8米。根系水平分布通常比树冠大1—2 倍,以距主干约1 米至树冠外缘土层根量最多。一年中根系有三个生长高峰,分别是5—6月、7—8月、9—10月,第二次生长量最大。个别年份11月仍有少量新根发生。荔枝根群和新梢的生长高峰互为消长的,新梢生长或开花结果处于旺盛时,未发现有新根生长,只有地上部分减少营养消耗时,根群才进入生长高峰。

    2、枝梢的生长。 荔枝的新梢多从上一次营养枝顶芽及其第二、三个侧芽抽出,落花落果枝从残留的花枝、果枝基部,采果枝及修剪枝从枝梢先端腋芽抽出。一年中新梢发生的次数,因树龄、树势、品种和外界条件而异,幼年树营养生长旺盛、肥水充分,可抽梢5—6次;青壮年树当年采果后抽新梢1—2次,也有3次者,未结果年份抽梢3—4次;成年树多采果后抽梢1次。不同季节对梢期长短,叶色变化影响很大,温度低,新梢萌发后嫩叶呈红铜色,经转绿充分成熟,梢期长;气温高,嫩叶的生长和转绿同时进行,梢期短。年周期中,因物候期不同,枝梢的生长有:

    (1)春梢:立春以后抽出,此时气温较低,初生嫩叶多呈红铜色,梢期80—140天。

    (2)夏梢:5月上旬至7月底萌发,幼年树及青年树先后有2—3次新梢。此时气温由低到高,梢期先后由长到短,长的50天以上,短的不足一个月。

    (3)秋梢:7月下旬至10月抽出,青壮年树能萌发2—3次,梢期长短与夏季相反,由短到长,短的只需一个月,长的90天以上。秋梢是重要的结果母枝。

    (4)冬梢:11月至翌年1月抽出。冬季温暖多雨,健壮植株会萌发冬梢。抽出后又因遇低温霜冻,嫩叶细小且不能正常转绿,甚至干枯,成为无叶光棍枝,不利次年开花结果。

    3、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1)花芽分化分两个时期:①、花序各级枝梗分化期:生长锥由宽圆锥形变得肥大宽圆,花序原基形成。之后,主轴由下而上分化出雏形复叶,叶腋间产生一级枝梗(侧轴)原基即肉眼可见的“白点”,一级产生二级,二级又产生三级分枝,大型花序中下部枝梗还可有四级分枝,直至主轴顶端进入花器分化时各级分枝分化才停止。全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花序分枝与花器分化同时进行。②、花器分化期:花器的分化是由外到内,依次分化萼片、雄蕊、雌蕊多数不见花瓣。随着雄蕊原基的发育,中心生长锥周围产生两枚突起,逐渐加高加厚,形成片状心皮,心皮原基渐次由基部向顶端进行边缘愈合,成为两个完整的子房,内有倒生胚珠,心皮顶端也伸成花柱、柱头。据研究,荔枝单花开始分化时具有两性原基,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两性器官同步正常分化;但在减数分裂之后(尤其是雄性花),已发育到相当完全程度的雌性器官在开花前一周左右才停止发育,所以在雌雄性别岐异决定以前,及时采取人为措施控制花性是有可能的。如在花芽进入分化前增施钾肥对提高雌花比例有良好作用。

    (2)开花习性荔枝开花次序由下而上,以一个小穗而言,中央一朵花先开,旁两朵后开。同一花穗雌雄花开放的高峰期不相遇,依其开放过程可分为三个类型。①单性异熟型:雌雄蕊不同时成熟,也不同时开放;②单次同熟型:雌雄花有一次同时开放;③多次同熟型:雌雄花同时开放在一次以上。雌花比例一般在30%以下,高者可达50%以上。每穗雌花量一般有100—200朵,高者可达700朵。

    (3)果实发育,荔枝是多花果树,但落花落果极为严重,结果率极低。

    据广西北流荔枝场1979—1983年对新丰黑叶的观察(每年观察100穗),年平均结果率最低为3.2%,最高为8.2%,平均每穗结果数为1.33—4.06个。

    荔枝果实的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长短,受品种特性和气候的影响。有效日积温越高,果实成熟越快;早熟品种果实成熟较快,迟熟品种果实成熟较慢。在我市正常年份早熟种大造的果实发育成熟期为65—70天,迟熟品种如淮枝的果实发育成熟期为75—80天。荔枝的果实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1)种胚发育阶段:这一阶段从雌花授粉受精到果肉(假种皮)出现为止,历期30—40天。种胚发育的前期即授粉受精后8—10天,绝大多数子房二室开始分化,一室继续发育,此期通常称为果实并粒期。

    (2)果皮速生阶段:自果肉从种子基部开始生长至果肉包过种子顶部为止,历时15—25天,因品种不同而有异。这一阶段果皮迅速生长、增大,果肉从种子基部开始形成,并缓慢向上生长,最后包过种核。果皮由青带黄白色转为棕褐色,并逐渐由软变硬。

    (3)果肉速长阶段:从果肉包顶到果实发育成熟止,历时20—25天,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果肉迅速生长、增厚、增重,果肉的增重量匀占成熟果全部果肉雷竞技百科 的85%以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迅速增加。这一阶段中期以后,果皮颜色从果蒂端开始转红,并逐渐扩大,最后使果皮全部变红;龟裂片渐平,果肉饱满,果皮渐薄。

    荔枝果实发育的生理变化过程中有三个生理落果期。

    (1)幼果落果期:也叫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开花后7—14天,小果大量脱落,占幼果总数的50—60%。此期落果的主要原因是,①授粉受精不良,种胚不能发育;②大量开花,营养消耗大,树体亏损而又没有及时、足量地补充;③气候不良,特别是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2)中期落果:此期落果高峰出现在假种皮(果肉)发育至种核一半位置时。此期落果原因主要是,①夏梢大量抽发,消耗了大量的养分;②连续阴雨、暴风暴雨,或者过分干旱,或者病虫为害。

    (3)采果前落果:通常出现于采果前10天内。主要原因是,①果实急剧加重,养分供应不足;②受病虫为害(如果实霜霉病、爻纹细蛾等)。

    在上述三个生理落果中,幼果期落果最多,但只要在穗上的幼果能有相当数量(一般平均每穗达15粒左右),对产量影响不大;中期落果数量比幼果期少,但对产量影响很大;采前落果数量虽少,但经济损失最大。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农业措施,防止或者减少中期落果和采前落果。

    三、荔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由于荔枝原产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主产区年平均温度20—30℃,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因而限制了其栽培分布。生长发育期间要求高温多湿,最适生长温度23—29℃,10—12℃生长缓慢。冬季要有一定的适当低温时间,以利于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春季10℃以上才开始开花,18—24℃开花最盛,花期及幼果期低温阴雨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甚至全部失收。0—2℃会遭受低温危害,但成年树没有生长活动时可耐—2.8℃甚至更低低温。荔枝生长需要充足水分,要求年雨量1200mm以上,华南主产区年降雨量1500—1800m。荔枝喜光,有“当日荔枝”之称。据对我市近2 0 年的气候分析认为:一般1月份低温(11—15℃),晴天日数多(12—22天),日照时间长(117h),降雨日数少(少于5—10)天,雨量不到50mm,相对湿度73%以下,则为丰产年。荔枝生长旺盛期及采果前忌台风。对山地红、黄壤土,平地砂壤土、冲积土、甚至粘土都可适应,但以土层深厚、排灌良好、有机质2%以上、土壤疏松以及能促进根菌繁衍的酸性(PH5—6)砂壤土为好。总的要求是营养生长长期需要日照充足多雨,花芽分化期低温干燥,果实发育期天气晴朗,几天一场雨为最好。

    四、高产栽培技术

    荔枝与其它亚热带水果相比,对环境条件尤其是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更严格,因而荔枝的挂果产量状况除与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有关系外,还与气候变化情况有关。在自然条件下,目前,我们对气候的变化还不能进行人为调控,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处于更佳状态,从而夺取更好的产量水平。

    (一)提高种植雷竞技百科 ,高标准建园

    1、选好园地。 荔枝高产栽培应选择地势开阔、坡度在30 O/以下,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有机质含量1%以上,并具有水源的丘陵或坡地,作为开发种植园较为理想。

    2、搞好规划。= 对选定的园地,要认真搞好品种选择,分区、道路、排灌系统、肥料基地、防护林及辅助建筑等的规划工作,以利对果园实施规范化管理。

    3、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山地以行株距为6×5米 —— 5×4米,每亩植20—30株为较合理的密度。

    4、挖大穴,下足基肥。对在丘陵地上开垦建果园的,按种植的行距规格、开成等高梯田带或等高壕沟。然而按选定的株距定点挖种植穴,穴的规格为长宽深各1米,并每穴下足不少于50公斤的垃圾肥、绿肥、厩肥及猪牛粪等沤制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

    5、选用壮苗。“苗好一半树”,壮健的苗木,定植后恢复生长快,成活率高,树冠扩大快,易培养早结丰产的树冠结构。壮苗的基本要求是:枝干光滑,无病害,无机械损伤,叶厚色绿,根多新色,对圈枝苗,苗茎粗要1.5厘米以上,有2—4个分枝,苗高50厘米以上,发根2次以上根色新壮健,泥团与苗木不松动;对嫁接苗,要求苗龄一年半左右,主干茎粗1 厘米以上,有3—4个分枝,嫁接口起高度在40厘米以上,嫁接口愈合好,且平滑不突出或不成瘤状。

    6、细心定植。定植时,在已下足基肥的定植穴中先回上大半坑土后,再种上木苗,一手拿苗,一手轻轻回细土,回土以盖至根部上2厘米左右,淋足定根水,然后继续回泥,并在回土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时,进行起成树盘,再盖上茅草或茎萁草保湿,苗旁立支柱,防风吹摇松苗造成死苗,定后晴天每隔3天淋一次水,遇雨天注意排水防渍,30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并及时补种。

    (二)幼龄期的管理

    目标:在提高成活的基础上,增加根量,扩大根子生长范围并增加绿叶层,培养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骨干枝、扩大树冠,为早结丰产打好基础。

    1、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 土壤施肥在定植后一个月即开始,二、三年内,以增加根量、促梢、壮梢为主。宜掌握“一梢二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顶芽萌动时施入以氮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正常生长。当新梢伸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淡绿色时,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转绿、提高光合效能、增粗枝条、增厚叶片。当有新梢转绿后施第三次肥,加速新梢老熟、缩短梢期、利于多次萌发新梢。施肥量视土壤性质、幼树大小而定,定植后树小根少,每株每次约施复合肥25—30g、尿素20—25g、氯化钾15—20g、过磷酸钙50—75g,单独施或混合施,混施时份量酌情减少。第二年起施肥量相应提高,比上年约增40—60%。此外,根据树体生长情况,枝梢生长迅速期,可增喷叶面肥,常用有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硫酸镁0.3%—0.5%、硼砂0.02%—0.05%、硼酸0.05%—0.1%、硫酸锌0.1%—0.6%以及1%—3%过磷酸钙浸出液。

    2、灌水、排水幼年荔枝根少且浅,受表层土高水分的影响较大。一年生荔枝幼树常发生“回枯”现象,尤以定植后已萌发一、二次新梢又放松了水分管理的圈枝苗,“回枯”更为严重,故旱天应注意淋水保湿,雨天防止树盘积水。

    3、松土、改土荔枝菌根好气,土壤疏松通气才能促进根系发育。幼龄果园的耕作,多数结合间作进行,一年松土除草六、七次。从第二年起,丘陵山地荔枝果宜行深翻,结合施入有机质肥扩穴改土。水位较高荔枝园,应注重客土培土,加厚土层。

    4、间种和地面覆盖幼龄和青年荔枝园,应充分利用空间间种、套种。土壤覆盖可夏降土温、冬能保暖、防旱保湿,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覆盖方法可种绿肥和生草,旱季收割后盖于土面,或埋于根际土层。死物覆盖通常用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盖于树盘,上培薄土。

    5、整形修剪幼年荔枝树。整形修剪着重培养3—4条主枝,使其着生角度合适、分布均匀。修剪原则是宜轻不宜重,主要剪除交叉枝、过密枝、弯曲枝、弱小枝,以及不让其结果的花穗,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可剪可不剪的枝条暂时保留。修剪时期在新梢萌发前进行。整形修剪可用剪枝、摘心、拉枝、吊枝、撑开等方法。

    6、防寒护树。冬季如气温降至—2℃以下,将受冻害,尤其幼树发梢次数多、停止生长晚、寒冷来临之前枝叶未充分老熟,抗寒力低。可及早促使末次梢充分老熟,防止11月以后萌发冬梢;幼树树冠顶部用稻草遮盖防霜冻;荔枝园堆积草皮树叶,根据预测,霜冻来临前熏烟防霜;用绿肥、作物枝叶或垃圾覆盖于根系生长范围的土面,其上再盖薄泥。

    (三)结果树的管理

    1、科学施肥。6根据近年对荔枝矿质营养的研究,15—20年生植株每产100公斤鲜果,全年需施肥量为:N1.6—1.9公斤、P2O51.2—2.0公斤,K 2O2.5—3.5公斤。

    全年施肥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①花前肥: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施下。作用是促进花芽分化、花穗发育、改善花质、提高坐果率、延迟春季老衰退,此期氮、磷、钾约占全年施用量的20%—25%,磷占25%—30%。

    ②壮果肥:花谢花后10—15天左右施下,作用是及时补充开花时的消耗、保证果实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减少第二次生理落果、促进果实增大、并避免树体养分的过度消耗、为秋梢萌发打下良好基础,此次以钾为主,氮磷配合,钾约占全年施肥量40%—50%,氮、磷占30%—40%。

    ③采果前后肥:约在采果前7—10天施下,作用是采果后加快恢复树势、促发秋梢、培养壮健结果母枝、奠定翌年丰产基础,此期以氮为主,磷、钾配合,氮施用量约占全年施肥量45%—55%,磷、钾占30%—40%。应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在秋季采果后和末春初施入。荔枝以土壤施肥为主,并根据各物候期的实际需要,辅以叶面喷肥。如用0.3%—0.4%尿素,0.3%—0.4%磷酸二氢钾,0.03%—0.05%复合型核苷酸,0.05%—0.1%硼酸,0.02%—0.05%硼砂,0.3%—0.5%硫酸镁。

    2、中耕和松土:  

    ①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采果前或采果后结合施肥进行,可促发新梢、加速树势恢复,宜浅耕约10—15cm。第二次在秋梢老熟后进行,深可15—20cm,以切断部分吸收根、减少根群吸水能力、利于抑制冬梢萌发。第三次在开花前约一个月进行,宜浅,深约10cm。可疏松土层、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

    ②培土客土:在秋、冬季结合清园进行。于树冠下土面培泥,厚约6—10cm。切忌堆积过厚,以防生根土层积水缺氧伤根。

    ③深翻改土:于树冠外围土层挖沟,深0—70cm,分层压入杂草、绿肥、垃圾,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群生长。

    3、灌水和排水。水分管理原则上应按关键物候期掌握以下几点:花芽分化前期土壤要较干燥,后期适量供水,以利于花芽的分化和发育;开花期宜少雨多晴,久旱应灌水;果实发育期应保证水分供应,成熟期注意排除果园水;秋梢萌发期遇旱要灌水促梢壮梢。

    4、培养壮健结果母枝。良好的结果母枝是夺取丰产稳产的关键环节之一。良好结果母枝的要求:

    ①粗度:早熟品种如三月红、白蜡、白糖罂,成熟秋梢中产粗度达0.45cm以上为佳;中、迟熟品种如糯米滋、新丰黑叶,以0.4cm以上为佳。枝梢纤弱,开花坐果不良。

    ②长度:依品种、梢次、树势而异,早熟种或枝梢疏而长的品种,如三月红、白蜡等以一次梢15—20cm,二次梢总长25—35cm为宜。中、迟熟品种如新丰黑叶、糯米糍等以一次梢12—18cm,二次梢总长20—25cm为宜。老弱树枝稍偏短,青壮年树枝稍梢偏长,长度超过一定范围,挂果量随长度的增加而减少。

    ③秋梢叶片:生长正常,数量多,充分老熟,叶果比一般为4—4.5:1。

    ④秋梢老熟后不再萌发冬梢。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促使秋梢适时萌发,具体放梢时间依地区、品种、树势而定。

    5、控制冬梢。促进花芽分化冬梢一般都不能成花或结果不可靠。冬梢的萌发与树势、基枝的老熟程度和气候条件有关,生长状态也较为复杂,因而要根据其生长状况及气候条件分别处理。萌发时期较早、其时气温较高,或枝梢壮健的,在南部地区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老熟,反之应加以控制。其方法:

    ①药物控冬梢:常用药物有40%乙烯利0.08—0.16%、98%B 9-.1—0.12、或400—500毫克/升乙烯利和低浓度B 9 混合液。

    ②深松土、断细根:对树势较旺、芽饱满、有可能萌发冬梢的树,深锄土层20—30厘米,以切断部分水平根、降低吸水能力、提高树液浓度,利于花芽分化。

    ③环割:一般在“立冬”到“冬至”进行,用利刀在骨干枝皮层作环状或螺旋式切割,深达木质部。枝梢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有光泽的树,可环割二圈,相距约10—15厘米。环割部位视树体而异,初结果幼年树可在树干或枝径6—10厘米的骨干枝进行。壮年树在枝径约10—15厘米的第2—4级枝进行。对生长特别壮旺的糯米糍幼年树,也有采用螺旋状环剥的,剥皮带宽0.2cm,环剥1.5—2圈,对控梢促花保果有一定作用,但需慎用。

    ④铁丝绞缢:近年广东推广在1 1 月中旬至1 2 月中旬,对可能萌发冬梢的中、迟熟品种,用16号铁丝扎直径约3厘米的枝条1——2圈,并扭紧使树皮略微下陷,1月上、中旬解缚的办法来有控梢促花。

    ⑤短截冬梢:对已抽出的冬梢,梢长约8厘米以下及时短截,程度依萌发迟早而定,冬梢抽出早宜深,抽出迟留基部1.5—2厘米,以利于残梢基部侧芽分化花枝。

    6、加强授粉工作,提高坐果率.荔枝坐果率高低差异有大,一般为雌花的2%—12%。一株19年生淮枝,雌花约达9万朵,如坐果率2%计,其产量仅36公斤,若坐果率提高到12%,则产量可达200公斤以上,可见生产潜力很大。

    主要措施:

    ①花期放蜂:蜜蜂的传粉对提高坐果率起重要作用,放蜂的数量与荔枝群体大小成正比,成年荔枝树每亩果园放蜂1—2群,可满足传粉要求。放蜂期应停止喷杀虫农药,避免蜜蜂中毒和蜂蜜受染。

    ②人工辅助授粉:花粉的采集有湿毛巾沾着法,用湿毛巾在盛开的雄花上拖沾,并将沾有花粉的毛巾放入清水洗下花粉,然后喷于盛开的雌花上;脱粉板法,是用打了数个孔的铁片,直径4.5—5毫米,安装于蜂箱门,下方一小盒,当蜜蜂进入蜂箱通过圆孔时,脚上的花粉团部分被刮落。盛花期每天早上安装2—3个小时,每箱可取粉10—30克;人工采摘法,是人工剪下发育成熟且花药未开裂的雄花小穗贮藏备用。贮藏方法可装入有硅胶、生石灰等干燥剂的密封容器中,也可装入纸袋放于家用冰箱水果格中,5—12℃贮藏50天仍可使用。人工授粉以气温20—25℃为佳。可在每5 0 公斤花粉液中加入硼酸5 克。

    ③雨天放晴后及时摇花:盛花期遇阴雨时,天放晴即人工摇花枝以抖落水珠,加速花朵风干和散粉,或防止沤花。

    ④雌花盛开期遇高温干燥,宜灌水喷水,提高空气湿度,促进授粉受精。

    7、保果。荔枝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落果严重,在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辅以其他方法保果。

    ①药物保果:用GA20—50毫克/升、2,4—D5毫克/升、萘乙酸5—10毫克/升等药液,分别在谢花后20—40天喷药。

    ②环割保果:幼年和青壮年树环割保果较佳,一般在雌花开后和结果约40天左右分别环割一次,老树弱树不宜环割。

    8、修剪。结果树修剪分秋剪和冬剪。秋剪在采果后一个月内进行,也有在两次秋梢的后一次萌发前进行。冬剪在冬末春初新梢萌发前或抽花穗前完成。成年结果树修剪宜较重,使养分集中,保证枝梢生长壮健并提高坐果率;老年树视树势而定,枝梢多而弱时修剪宜重,促使萌发壮健新梢,枝梢少而弱时修剪宜轻。重点工作还要放在根群的复壮更新上。通常是剪除过密枝、荫枝、弱枝、重叠枝、下垂枝、严重病虫枝、落花落果枝及枯枝等。修剪方法用短截和疏剪,剪时宜从树冠内部大枝开始、向树冠外围进行。剪后以枝条分布均匀、树冠下现出“金钱眼”为度。

    9、采收荔枝果实由深绿转为黄绿色、局部出现红色是成熟的开始,成熟时果皮全部呈鲜红色,果皮一旦转暗红色已是过熟。从开始着色至完全成熟经历时间7—10天。为了保证商品雷竞技百科 并获得较长保鲜期,应当在果皮八成至全部呈红色即果实刚成熟时采收。皮色转暗是果实衰老的信号,不宜远运,只作近销。正确的采收方法要求在考虑母树来年生产和保证商品雷竞技百科 的双有利下,宜采用“短枝采时”法,即在荔枝果穗基枝顶部节密粗大,俗称“葫芦节”处折断果枝,留下粗壮枝段。由于该枝段营养积累多、萌发新梢生长快且壮健、利于培养优良结果母枝。

    (四)病虫害防治:

    果树上的病虫害是危害树体生长及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重视。荔枝病虫种类较多,病害以霜疫霉病最为严重。害虫以荔枝蝽、花果蛀虫、荔枝瘿螨、尺蠖、天牛类、木蠹蛾类、蚧类、蓟马类、荔枝叶瘿蚊等发生最为普遍。

    (一)主要病害

    1、荔枝霜疫霉病,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也为害花穗和嫩叶,病部呈水渍状,褐色,上生白霉状病原菌,致使果实腐烂脱落,花果腐烂或干枯。连续数天下雨,天气湿度高,气温22—25℃,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迅速,特别是在果子着色后,发病更重。

    防治

    ①采果后修剪清园,减少初次侵染病源;

    ②喷药防治,通常用9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或25%瑞毒霉6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4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可杀得2000用1000倍液。开花前后喷施,特别在果子着色下雨过后喷施,共喷3—4次;

    ③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钾肥。<BR>&nbsp;&nbsp; 

    2、炭疽病,属真菌病害。果实发病时病斑园形、褐色、边缘棕褐色、中央产生橙色粘质小粒,受害果肉变味腐败,树势衰弱,可形成枯梢或小枝和叶片变褐枯死,初浸染主要是树上的病枝叶。24—28℃最适合其发病。

    防治

    ①冬季清园,减少病源;

    ②喷炭疫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可杀得2000用1000倍液,或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灭病威400倍液。

    主要虫害

    1、荔枝蝽蟓:每年发生一代, 以性未成熟的成虫越冬。<BR>2—4月交尾,3—5月产卵最盛。初孵若虫数小时后分散取食,危害嫩梢、花穗和果实,导致枯梢,落花落果。

    防治:①从越冬成虫开始活动致产卵前, 或在卵块的初孵期,喷9 0 % 的敌百虫600倍液,或20%安绿宝1000倍液;

    ②在荔枝蝽蟓产卵初期放平腹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2、荔枝蒂蛀虫(又名爻纹细蛾):广东、广西一年发生10—11代。以幼虫在荔枝、龙眼的冬梢或早熟种荔枝花穗的穗轴顶部越冬。越冬代成虫出现于3月底4月初,卵散产于果实龟裂片缝间或花穗、嫩梢上。幼虫孵出后自卵壳底部蛀入果实或嫩梢内取食,造成落果、虫粪果、花穗或嫩梢干枯,老熟幼虫在郁闭的叶片结茧化蛹。

    防治:①抑制冬梢,搞好清园降低虫源;

    ②在蛹羽化率达40%和80%时喷90%敌百虫800倍加8817倍的混合液,或20%安绿宝1000倍液。

    3、荔枝小灰蝶: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幼虫在4—5月份钻蚊危害早熟种果实,一般从果实中部钻入果内蛀食果肉、果核及部果壳,其蛀孔园形周边整齐光滑,蛀孔不附虫粪,可造成落果。一条幼虫能使2—12个果实受害。防治可用8817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8000倍液喷。

    4、龟背天牛:一年一代或两年一代,以低龄幼虫或蛹在树干或树皮下越冬。6—9月成虫出现,成虫体背被黑色和虎皮色绒毛斑块,形似龟壳状斑块。卵多产于粗1—3cm枝条或枝叉的皮层下,孵化后幼虫向树皮下蛀食,并逐渐深入木质部形成长蛀道。成虫喜环食树枝皮层引致枝梢干枯。

    防治

    ①人工捕杀成虫,并于8—12月常检查枝条,发现皮层有半月形产卵点即用小刀刮除卵粒或初孵动虫;

    ②用棉花团蘸乐果或敌敌畏乳剂5—10倍液,塞入蛀道;

    ③用“克牛灵”胶丸剂熏杀幼虫效果更好。

    5、荔枝瘿螨:每年发生10代,以成螨和若螨在叶片或枝条上越冬。4月开始大量繁殖,5—6月危害最盛,以若螨、成螨吸食荔枝叶片、嫩梢、花穗、果实的汁液,被害部形成黄色至褐色毛毡状。

    防治

    ①清园,剪除并焚烧被害的叶片以减少虫源;

    ②用20%的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或用克螨特、扫螨净等喷杀。

    6、荔枝叶瘿蚊:严重为害叶片,以低龄幼虫在荔枝老叶的虫瘿内越冬,2—3月老熟幼虫离瘿入土化蛹,4月上中旬成虫从土壤羽化飞出,并在幼叶上产卵、孵化后幼虫直接从嫩叶背潜入叶肉。被害部逐渐增大呈泡疹状突起的瘿室。

    防治

    ①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羽化出土前,用5%锌硫磷40倍拌细泥沙撒施全园后浅耘表土;

    ②春、秋梢展叶前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

 

 
分享:
关键词: 荔枝 种植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48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2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