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蚕血液型脓病的识别与防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09
核心提示:血液型脓病是对桑蚕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为杜绝或尽量减少该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现提出以下识别及防治措施。
血液型脓病是对桑蚕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为杜绝或尽量减少该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现提出以下识别及防治措施。
一、识别:血液型脓病的病原是细胞核型多角体病毒。养蚕期间,如果发现蚕儿在龄末出现迟眠、不眠、体色发黄、环节肿胀,龄初出现节间膜高起皱折,病重狂躁乱爬,很易皮破流脓而死,刺破病蚕尾角或复脚,可见血液混浊,乳白如牛奶,就可诊断为血液型脓病。
二、防治:1-5龄蚕均能发生脓病,多发生于3龄眠前,盛发于5龄中后期。蚕儿一旦表现症状,就已到了晚期。因此,应以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抓好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养蚕全过程。养蚕前消毒首选用药有敌孢霉、强氯氨、消特灵、优氯净等,也可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或1-2%的新鲜石灰浆进行消毒,密闭的蚕室可采用2%福尔马林石灰水或毒消散熏蒸,以上几种药物对病毒病的病原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2、严格分批提青,淘汰迟眠和弱小蚕。感染脓病的蚕,发育缓慢,迟眠迟起,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蚕座感染。所以,生产中不论有病无病,凡是发育迟的小蚕都应该采取分批提青的措施与健康的蚕分开,及时淘汰迟眠和弱小蚕,减少蚕座传染的几率。对隔离的迟眠蚕及健康蚕要及时使用蚕体、蚕座消毒剂(如防病一号等)或新鲜的石灰粉,在饷食及每次加网给桑前撒施消毒。
3、严防病原体的污染扩散,妥善处理好蚕沙、病蚕和蔟具。蚕沙要远离蚕室和桑园,必须堆闷后才能施用。淘汰的病死蚕一定要放入消毒钵中,集中深埋,防止家禽食下,造成病原体传染。蔟具在养蚕前消毒时,要先用明火燎去浮丝,再选晴天中午在室外平放,用4%的福尔马林进行喷洒,然后堆叠起来,用大块塑料薄膜覆盖,在阳光下密闭蒸晒3-6小时,敞开晾干后捆好备用。
4、添食药物预防。蚕用脓病灵预防时,可取该药10毫升加水1千克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千克桑叶上,稍干后喂蚕。4龄起蚕1次,5龄起蚕后隔日1次,发现浓病蚕加倍用药。使用灭毒灵预防性添食,可用该药10毫升对水0.5千克喷5千克桑叶,在3龄、4龄起蚕、将眠时各1次,5龄隔天添食1次;治疗性添食:每20毫升对水0.5千克喷5千克桑叶。
5、加强饲养管理。蚕的适温在20-30℃。夏蚕、中秋蚕期要通过加强通风换气来减轻高温多湿,春季小蚕期和晚秋蚕期则要处理好加温与通风的关系,晚秋大蚕期最好在每日中午进行通风换气,防止闷热。为防止病毒经食下传染,要对桑叶消毒后再饲喂。方法是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澄清液、1%的新鲜石灰浆、消特灵1代主剂125克,加水50千克,对桑叶进行浸渍或喷洒消毒,也可用强氯铵1袋加水50千克进行叶面消毒,1-3龄小蚕期要稍干后再喂。
6、饲养操作要细心。扩座、除沙、上蔟等动作要轻,除沙一定要用蚕网。蚕座要超前扩座,3龄要求蚕座面积7-8平方米,4龄20平方米,5龄50-60平方米。
7、加强桑园管理。增施有机肥,生产优质桑叶,使蚕儿良桑饱食,增强蚕的体质和抗病力。
编辑:foodqa

分享: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177 second(s), 136 queries, Memory 1.23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