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由于病原菌不同,表现症状也不相同。
须毛癣菌病。多发生在脑门和背部,其他皮肤的任何部位也可发生,表现为圆形脱毛,形成边缘整齐的秃毛斑,露出淡红色皮肤,表面粗糙,并有灰色鳞屑。患兔一般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小孢子霉菌病。患兔开始多发生在头部,如口、耳朵、鼻部、眼周、面部、嘴以及颈部等,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继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被毛折断,脱落形成环形或不规则的脱毛区,表面覆盖灰白色较厚的鳞片,并发生炎性变化,初为红斑、丘疹、水疱,最后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后呈现小的溃疡。患兔剧痒,骚动不安,食欲降低,逐渐消瘦,最终衰竭而死,或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使病情更加恶化,最终死亡。泌乳母兔患病,其仔兔吃奶后感染,在其口周围、眼睛周围、鼻子周围形成红褐色结痂,母兔乳头周围有同样结痂。仔兔基本不能成活。
小孢子霉菌病的结痂与疥癣的结痂有相似之处,但刮取病料镜检,前者有分支的菌丝及孢子,后者有活动的螨虫。前者用治疗疥癣病的药物无效,后者用药后痂皮很快脱落。
防治措施
小孢子霉菌病是对獭兔危害最为严重的皮肤病,近几年在一些獭兔养殖场发生了本病。在某种程度上,其危害程度要高于疥癣病,而且非常难以处理,因此,必须提高警惕。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兔舍内的湿度和通风透光。经常检查兔群,发现可疑患兔,立即隔离诊断治疗。如果个别患有小孢子霉菌病,最好就地处理,不必治疗,以防成为传染源。而对于须毛癣,危害较小,可及时治疗。环境要严格消毒,笼具用喷灯火焰喷射消毒后,产箱和饲料槽及饮水嘴等都用火焰消毒;重点兔舍全部腾空用福尔马林和PP蒸熏,地面用烧碱消毒,或0.5%的过氧乙酸消毒;对于脱落的残毛,可用火焰喷灯处理。
患兔局部可涂擦克霉唑水溶液或软膏,每天3次,直至痊愈。
用10%的水杨酸钠、6%的苯甲酸或5%~10%的硫酸铜溶液涂擦患部,直至痊愈;涂擦皮炎碘酊,每天一次,连续2~3次。
用40%酒精80毫升,冰醋酸10毫升,碘酊10毫升配成外用药涂擦患处,连用3天。
碘酊与来苏儿,按1:1混合,涂擦患处,每日一次。
食醋500克,硫磺250克(粉碎),浸泡7天后,加柴油250克,用前搅拌,涂于患处,每天一次,连用3~5天。
强力消毒灵配成0.1%的溶液,以药棉涂擦患部及周围,每天一次,连续3~5天,同时环境以0.5%的该药消毒,有良好效果。
用1%环已吡酮氨乙醇霜,或1%特比萘芬霜,每天上午搽药一次。一般9~12天痊愈。
大群防治投服灰黄霉素,每公斤饲料加入灰黄霉素400~800毫克,连用15天,停药15天再用药15天,有较好效果。
患兔置于紫外灯下照射,相距50厘米,每次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