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暴发性出血病
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发病后的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的黏液。病时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此病经常发生在鱼池池水恶化、老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的池塘中。若养殖管理不善,再加投喂霉变的劣质饲料,更加容易造成此病的发生发展。
暴发性出血病的预防,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按“四定”投饵方法进行投饲;定期使用药物进行综合预防,生产上可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天然植物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再通过光合细菌对不良的水质进行净化,利用沸石、亚硝酸盐等降解剂吸附和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理化因子;饲料饵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
疾病发生后要采取积极的诊断治病工作。首先诊断是否有有害寄生虫寄生。如有应采取有效的药物杀灭寄生虫,随后采用二溴海因(0.2 mg/L)溴氯海因(0.3 mg/L)进行水体消毒,其次用光合细菌(5 mg/L)或鱼必得(2 mg/L)改善水质环境,如检测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应及时泼洒亚硝酸盐降解剂(0.8 mg/L)进行处理,在泼洒消毒剂的同时投喂药饵,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生物活性添加剂1.5 g,连续投喂5天,如病情较重,应隔2天再投喂3天药饵即可。
2 肠炎病
该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胞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整个养殖过程中,鱼类的肠道中都存在着此类病菌。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不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但当受到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投喂变质的饲料以及投饵不当等原因影响时,鱼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使病原菌随病鱼的粪便排到水中污染水质及饲料,经口传染到其它鱼类中。因此,这类疾病在整个养殖周期都有可能发生、发展。当池塘中水温在18 ℃以上,该病即可流行,一般发生在4~9月份,患病的鱼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肛门红肿,轻轻挤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黏液,内壁腐烂。
肠炎病的预防方法与暴发性出血病基本一致,治病时要采取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可采用溴氯海因(0.3 mg/L)或二溴海因(0.2 mg/L)等消毒剂,对养殖水域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海珍宝(0.2%)或鱼必得(02%~0.4%)进行投喂,增强鱼体机体免疫力,连续投喂病情即可得到基本控制。
3 烂鳃病
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一般是由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而引起。尤其是当鱼的鳃部受到机械损伤后,更易感染。该病在水温15~30 ℃范围内均可发生,并且水温越高越易暴发。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打开病鱼的鳃盖可见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烂成圆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丝红肿,黏液增多,末端缺损,绝大部分病鱼的鳍边颜色发白变淡。
烂鳃病的预防方法。在操作时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放苗时用药水进行浸泡、消毒。养殖过程中定期对池塘消毒,发病后采用鱼必得(2 mg/L)或二溴海因(0.3 mg/L)全池泼洒即可。
4 赤皮病
病菌常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和机械损伤或被寄生虫寄生而受伤时,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发生,尤其是越冬后,春季最易暴发(大约在3~5月间)病鱼表现为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充血、鳍条充血或糜烂,呈扫帚状,常称“蛀鳍”,也常伴有烂鳃症状。
赤皮病的防治方法基本与烂鳃病一致,在起捕放养时,动作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越冬之前,要使用溴氯海因(0.3 mg/L)等消毒剂对池水进行消毒,并加深水位,同时使用一次性消毒剂(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等)杀灭水体中有害病原菌即可起到预防效果。疾病发生后,要及时采用杀虫剂与消毒剂相结合的办法,对水体进行处理,并结合内服饲料药物,如天然植物提取剂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可参考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综上所述,常规养殖鱼类的细菌性疾病还有许多,如竖鳞病、打印病、白皮病等等。所有病原菌都有一个共性,都是条件致病菌。只有当养殖密度过高,管理不当而造成水质恶化、鱼体受伤、免疫力下降等情况下,致病菌大量繁殖,侵入鱼体而发病。因此,在预防细菌性疾病时,要采用消毒剂对水质进行消毒,而后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同时配合使用生物酶多糖类的活性添加剂,来提高鱼体的自身免疫力等一系列的综合方法,给养殖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