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2015年闽南区域对虾病害防控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30  来源:水产前沿  作者:张建强
核心提示:近几年世界和中国南美白对虾产量逐年下降,2014年全国对虾养殖成功率首创新低,其中闽南地区养殖病害与2013年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一、养殖概况

1、近几年世界和中国南美白对虾产量逐年下降,2014年全国对虾养殖成功率首创新低,其中闽南地区(漳浦及漳浦以南云霄、诏安、东山区域)养殖病害与2013年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2、高位池:红体、偷死是最为严重的病害,具体表现为虾体、肠道、肝胰脏发红;其次是弧菌超标引发的应激发病以及白便肠炎。


2014年整体养殖成功率比2013年更低,产量下降2成以上。2014年整体盈利:平本:亏本的比例为 2:4:4(2013年为 3:4:3)。


3、土池:情况稍好,尤其是混养土池养殖较好,但是精养土池发病仍然相当严重,主要问题是高温季节的白便肠炎,导致虾生长极其缓慢,3个月100条较为普遍,当然这与土池客户一直以来钟情于雷竞技百科 参差不齐的二代苗甚至土炮苗有直接关系。


2014年整体养殖成功率稍低于2013年,产量下降3成以上,养殖即便是较为顺利的精养塘单造绝大多数也仅仅亩产400斤。2014年整体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 3:4:3(2013年为 4:3:3)。


二、2014年虾病流行特点


1、区域差异显著


大混养土池养殖较好,如漳浦深土镇竹屿客户盈亏比高达9:1。但是精养土池发病仍然相当严重,主要问题是高温季节的白便肠炎,导致虾生长极其缓慢,3个月规格仍为100头较为普遍,这与土池客户一直以来钟情于雷竞技百科 参差不齐的二代苗甚至土炮苗有直接关系。


2、不同季节发病率差异明显


高位池从全年看,年初的冬棚虾养殖较好,4-6月份新放养第一造虾,发病排塘较严重,排塘在4-5成;7-8月份中造虾因为排塘严重,直接导致高位池区域多数选择空塘;9月以后陆续放养冬棚虾的客户排塘率在3-4成,10月底11月初盖棚后,发病骤升,主要原因是盖棚后通风不畅导致温差过大而应激发病,这其中尤以小规格虾入棚后发病最为严重。


3、高位池比土池发病率高


土池尤其是混养模式发病率明显低于高位池。


4、混养模式发病率较低


在土塘中混养模式成功率较高,如漳浦深土镇竹屿咸水大塘混养河豚、鳗鱼、篮子鱼、斑节虾、黄鳍鲷的区域养殖良好,发病较少,主要均是水质问题为主,如蜘蛛丝水、豆腐花水等。


三、2014年虾病流行原因分析


1 、气候影响


早造:雨水过多,如四五月份雨水较多导致水温难以攀升,水体藻类生长受阻导致成功率较低,


中造:随着水温攀升、白便、红体偷死、弧菌超标随之而来,导致高位池发病严重,土池虾苟延残喘。


晚造:前期较好,但是随着盖棚后应激发病,导致排塘居高不下,主要多为红体肝胰脏萎缩空肠空胃或者不明原因的大量死亡,表现为虾体完好,但是大量死亡。


2、水质影响


(1)高温季节蓝藻大量繁殖是一个较为头疼的问题,这在淡水土池区域尤为严重,这也导致虾在高温季节的肠炎白便发病率大大上升(诏安以及涵江鲈鱼养殖集中区也有同样问题)。


(2)高盐度区比低盐度区成功率高。2014年咸水区域混养土池养殖较为成功,反观淡水养殖区域如龙海土池发病则很严重。


(3)同区域内虾塘密集度高的片区比密集度低的发病率高。如漳浦高位池集中老区如佛昙、前亭等区域,近几年养殖成功率一年不如一年。


3、养殖模式影响


土塘的鱼虾混养模式发病率明显低于土池精养区域。如漳浦深土镇、佛昙镇等区域的咸水土池混养区域养殖成功率少数区域高达七八成以上,更远远好于高位池区域。


4、养殖观念


土池客户不重视苗种的观念在今年受到严重打击,土苗、二代苗为主导致生长过慢、拉白便等症状,严重影响养殖。今年整体反映对虾生长速度比往年慢,早造养殖90天依然100头非常普遍。反观一代苗今年表现不错,55天约38头非常普遍。


2015年预计一代苗市场在土池区域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四、2014年主要病害分析


1、肝胰脏萎缩病


病因分析:水质底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高温天气下易出现。


预防:投放优质虾苗,保证水质稳定,定期使用有益菌和底质改良剂等。


治疗:对于肝胰脏严重萎缩的虾没有治疗价值,对于萎缩早期可采取如下措施:减少进排水减少应激,减料甚至停料3-5天;泼洒具有解毒、抗应激效用的调水产品;开足增氧机;内服活性酵母等。


2、弧菌尤其是绿弧菌的超标


弧菌尤其是绿弧菌的超标(多达600个以上的一般都会发生偷死或者肠炎)是今年的主要问题,防不胜防,市场上蛭弧菌效果不明显,抗生素也无能为力,尤其是发光弧菌处理极其困难,但是我们发现氟苯尼考或恩福星泼水,每隔3-4天使用一次,连续4-5次有一定效果,但是很容易反复!


3、亚硝酸盐、氨氮过高


通过增氧解毒,配合调水改底产品,再适量换水一般可以有效降低下来,一般需要连用2-3次,以免反弹,并在处理时注意控料。


4、肠炎问题预防以及早期的肠道发红肝胰脏发红


通过乳酸菌+多维+活性酵母混合拌料密封泡过夜,次日泼洒,连续拌料投喂5-7天,比较有效。


5、PH偏高


建议:EM2kg/亩+红糖5-8斤/亩,混合密封泡过夜,次日泼洒,视情况连用2次,一般3天左右可见效。


6、白便肠炎




病因分析:一是水质差塘易出现,如水清、水浑或蓝藻塘,二是虾体质弱,肠道功能差引起。


预防措施:加强投苗前期育水稳水工作,雨前后多施防应激产品,雨后天晴及时进行解毒和肥水补菌工作,内服活性酵母+多维+乳酸菌等。


治疗措施:外泼大蒜素,内服活性酵母等有益菌加强肠道修复。


发病前期通过增氧解毒底净改底并调水减料,有效率可达六七成,但发病中后期有效率则较低甚至无效!


通过2014年检测发现,白便肠炎病虾肠道,通过弧菌培养基检测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黄色弧菌(也就是溶藻弧菌)含量均较高。


7、红体症



病因分析:分为应激性红体(如:天气、水质剧变、进排水操作不当等)和细菌性红体(如:弧菌等病害导致的红体等。2014年全年均发病普遍。


预防:有条件建议进行鱼虾混养(尤其是土塘),做好育水稳水工作,透明度控制在40cm左右;天气多变时及时防应激;定期解毒和改底;蜕壳期加强增氧;内服活性酵母等。


治疗:停止进排水,停料,进行解毒培菌;泼洒葡萄糖;加大增氧;内服活性酵母和对虾多维等,连用3-5天。


8、铁锈水




一般抽地下水井水容易多发此问题,随着多年来不断地抽取地下水,此问题尤为普遍,前几年地下水的铁锈水并不常见,但是2014年几乎地下水均出现铁锈水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水产养殖业者深思。


危害:容易导致虾生长缓慢,水质不稳定,虾体容易发病。


处理建议:使用有机酸解毒灵等,每次进水前后一个小时使用,最好是设置过滤池或者蓄水池沉淀后抽取表层水使用。


五、2015年虾病应对措施


1、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高位池今后养殖思路:改变超高密度的养殖观念,改变急功近利的养殖模式,采取中密度养大虾(密度由50-60万向20万左右转变),


土池今后养殖思路:混养模式生态防控是土池对虾健康可持续养殖的必由之路,也是目前应对难以防控的白虾病害,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风险的可行措施。


2、结合福建具体情况,2015年土池重点推广养殖模式:


淡水区域:河豚+白虾+少量(草鱼、大头、鲢鱼)混养模式


咸水区域:河豚+白虾+黄鳍鲷+篮子鱼混养模式


3、选择优质的虾苗


无论早晚造,建议选择大公司大品牌的种苗,无论生长速度还是淡化稳定程度都有保障。


4、重视水质调控


坚持调水和稳水工作,通过解毒、施菌、增氧相结合的方式维持水质,倡导多解毒、少消毒的理念,鱼虾混养模式推行以菌制菌的调水方式,保证水质肥、活、嫩、爽。


5、重视底质改良


不仅要充分认识养虾先养水,还有懂得养水先养底!底质佳则水质良,底质差则水质差!


处理建议:前期30天每周增氧解毒底净改底一次,并且以芽孢杆菌为主补菌一次,后期缩短间隔为4-5天一次,保持底质良好,水质稳定。


6、重视补钙


虾属于甲壳动物,蜕壳频率较高,1cm虾苗大量不到30小时就蜕壳一次,顺利蜕壳才能正常增重生长,所以每次蜕壳都需要大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尤其是淡水养殖区域,水体一般都会缺乏此类物质,所以补钙补充微量元素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视起来。


蜕壳集中期(农历初一十五前后2-3天开始补钙,因为虾蜕壳多数在晚上,所以补钙时间最好选择下午进行,并注意增氧(蜕壳期虾耗氧会比平时加倍)。


7、预防为主、管理细心


“抑菌、增氧、调水、内调”防控思路贯穿养殖全程。养殖过程细心查看料台,增减投料,不可拘泥于理论投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难以救治的问题虾,及时处理将损失减到最小。(本文对原文内容有删减)

编辑:foodnews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806 second(s), 110 queries, Memory 1.25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