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尤其在苏北沿海滩涂大面积养殖异育银鲫,养殖者经常遇到自己所养殖鱼类生长速度缓慢或不生长的问题。通过对养殖现场水环境中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均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对养殖鱼体检测、镜检,并没有发现鳃、体表有寄生虫寄生的现象。肛门无异常症状,但是轻压腹部或有“胶状粪便”,有时发现成形的粪便间连有很长的、透明的“胶体”;解剖观察,肝脏变异(但不是很明显)、肠道的后部发红(鲫鱼不太明显);剪开肠道发现肠壁变白、较薄(甚至透明),肠道的内粘膜脱落现象严重。
二、治疗方法
1.外用1次消毒剂(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进行养殖水体消毒。
2.在外用消毒剂的同时内服杀菌消炎药品(诺氟沙星或恩诺沙星或大蒜素等),连续使用5天。
3.外用消毒剂后48小时泼洒1次EM菌、光合细菌或枯草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外部环境;内服药物结束后,使用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增加肠道消化有益微生物总量,修复肠道内粘膜,调节机体内部的肠道环境,连用5天。
4.在以后的养殖管理过程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体环境;每隔10天左右,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保持肠道有益微生物含量,连续使用3天。
三、体会
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的养殖方式取代了传统投喂青草、麦麸、饼粕等养殖模式。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养殖方式的诸多优点(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饲料系数低、投喂方便等),使养殖者忽视了鱼类养殖过程中对肠炎病的防治。养殖者无论在何种方式养殖的过程中都应密切关注鱼类肠炎病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由于鱼类肠炎病发生、发展的特殊性,许多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把此病不作为主要病害加以防控,总是要等到病情比较严重、病症明显,影响到鱼类的摄食及生长时,才使用大蒜素或诺氟沙星等广谱性的杀菌消炎药物直接进行治疗,并且在使用药物后也没有采取恢复性的措施,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因此,发生肠炎病后,采用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必须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和肠道内环境,这样才能彻底治愈。养殖管理过程中,养殖业者要经常在饲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剂或酶制剂,改善肠道环境,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可增强体质,减少肠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