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生产技术?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 正文

常见鱼病的治疗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3-08-01
核心提示:多子小瓜虫(寄生虫)。症状: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天~7天,各期为2天~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

症状: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天~7天,各期为2天~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黏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天~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早期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也可选用福尔马林等治疗。或如前所述调高水温达28℃~30℃连续3天,杀灭幼虫后换水。

出血性腐烂病

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解剖内脏有出血点。常并发肠炎。发病急,蔓延快(2天~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

治疗:停食4天~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厘米×45厘米×60厘米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1个疗程。一般4天~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15分钟~30分钟。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烂鳍病

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的鳍叶发白,白色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或者不能舒展。本病多流行于夏季。热带鱼鳍薄,易碰伤折断而患此病。可选用食盐;抗生素等治疗。

烂鳃病

为细菌性传染病。一种是被细菌侵蚀鳃丝,病鱼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体色暗淡无光泽,头部发乌,鳃丝发白,最后出现腐烂脱落;鳍盖骨表皮充血发炎,严重时也发生腐烂,露出透明的鳃盖骨。另有一种是被寄生虫寄生引起的鳃病,有细菌侵蚀鳃丝类似症状,如游动缓慢,鱼体消瘦,体色暗淡;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鳃丝发白、破坏,黏液增多,鳍盖半张等。寄生虫有车轮虫,指环虫、口丝虫,斜管虫、三代虫等。病原体:病原体为黏球菌,传染途径主要是病鱼。从商店购买鱼易带此病。金鱼、热带鱼都易得此病,不易根治。常常并发肠炎,有时不出现任何症状鱼即死掉,只有撬开腮盖或解剖后,才能确诊此病。死亡率一般50%~60%,有时高达80%。

症状:腮丝由鲜红变成苍白,由外缘开始靡烂,脱落。腮盖骨内充血,中心骨坏死脱落。腮丝之间黏膜增多,呼吸困难,轻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鱼并发肠炎,解剖肠出血,亦有溃烂的斑点。轻者有食欲,重者无食欲。

治疗:个别鱼得病捞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洒药,停食4天~5天。还可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90厘米×45厘米×60厘米箱1次用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3天为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愈。寄生虫鳃病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等治疗。

棉口病(又称烂嘴病)

病鱼口周围吻部长着白色棉花状菌丝如绒,也称白嘴病。常用嘴触舐箱壁摄食藻类鱼易患此病,容易传染。病鱼难以摄食,游动缓慢无力,以致死亡。要及时治疗处理。用青霉素或金霉素溶液,也可用10ppm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水族箱、捞鱼网、工具等用0.1%甲醛溶液浸洗消毒。

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

病原体:病毒。诱因是用低于原箱水温的水,直接冲到了鱼体受凉而引起的。

症状:鱼的鳞片都竖起来,是因为皮下有水肿而引起。严重时鳞片脱落而死。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治疗:无特效药。但可用1A3~2A3的海水养浴数日,可恢复健康。也可用抗生素、食盐消炎,有一定疗效。患处涂抹皮炎平有较好效果。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

病原体:病原体为各种水霉菌。传染途径:水蚤、病鱼。

症状:养过2年~3年鱼的房屋到处有霉菌,新水2天~3天就可污染霉菌。在鱼没有外伤或鱼体健壮时不发病。反之,即刻可以发病。虽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长(几个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鱼外伤外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鱼卵更易感染。

  治疗: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日常操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锚头蚤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

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虫体像短针样挂在鱼体上,拔下虫体,可见铁锚样头部。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在水温15℃~33℃时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长,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可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治疗。

鲺病(又称鱼虱病)

病原体:是传染性寄生虫病。病原体为鱼虱,鱼鲺形似臭虫,灰绿色略透明,清晰可见,途径是在喂鱼虫时常带入鱼虱或有病鱼存在。虫体寄生于鱼体表鳞片缝中吸取营养,使鱼逐渐消瘦,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较易治愈。

症状:虫体寄生鱼体表鳞片缝之中并爬行叮咬,使鱼急躁不安,急游或擦壁。有的虫体被蹭掉,有的蹭不掉。传染较快。病鱼食欲大减,瘦弱,伤口容易感染。4月~8月流行,流行地区很广,如发现几条鱼有虫体,全箱要下药。

治疗:大型鱼,把鱼捞出用镊子镊掉虫体,患处可涂磺胺。小型鱼类,绝大部分已得鱼虱,可用百万分之零点二五至百万分之零点五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浸洗病鱼,用高锰酸钾治疗也有效,用量可掌握在水稍变色即可。或将鱼放入1%~1.5%食盐水中,经2天~3天即可驱除寄生虫,或用福尔马林等治疗。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常见 鱼病 治疗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2.028 second(s), 207 queries, Memory 1.45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