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孵化器的日常卫生。
每天用吸尘器吸去孵化器内的灰尘、蛋窝垫料和碎蛋壳等杂物,清除落地的破蛋,用消毒药(季胺、双氧水或过氧乙酸)消毒地面。此外,还应对孵化器内环境作定期消毒,方法有两种:
1.熏蒸消毒。现国内普遍使用,通常使用两倍量福尔马林,熏蒸20分钟。采用该方法时,应注意避开24-96小时胚龄这一敏感时段。此外,由于熏蒸时可能有福尔马林渗漏到孵化间内,因此还应注意该操作是否会影响其它孵化器内的胚蛋。
2.1%双氧水喷雾消毒,可每天做1-2次,每次20分钟,该方法能有效地控制霉菌的生长。
应定期用消毒药檫拭孵化器的外表面,尤其注意孵化器的顶部。
应定期清理和消毒孵化器的进风口、风扇和内部风道。
(二)出雏器的日常卫生。
每次出雏后,应对出雏器作全面、彻底的清洗(包括机器内外,进排气口以及排风管道、出雏盘等),除去机内积水,开动机器,烘干机器内部(包括盘),最后用3倍浓度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机器外表用中性消毒药消毒。
对于某些有底出雏器,应经常检查底部与机体的密封性,必要时再作密封处理,防止赃物进入底部。
二、检查与记录运行状态
应每小时检查一次孵化器和出雏器的运行状态,每2小时记录一次温度、湿度、翻蛋角度和进气口开启状态,对比显示温度与门表温度(标准温度计的显示值),及时了解温感器的准确性。平时应注意检查与督促夜班人员的工作;如果夜间工作失误,值班人员又不(敢)讲,那么,在一到二周后发生问题,将难以找到真正原因。
对于那些可与计算机联网的孵化设备,建议安装计算机和相应软件。该系统可记录孵化设备的运行数据,便于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
三、温、湿度感应器的校正
一些孵化厅的管理者习惯于不校正温、湿度感应器,根据经验对不同机器采用不同的设定值。对于小规模孵化厅,这一方法不易造成不良后果;而对于大规模孵化厅,管理者很难记清每台机器的细微差别,在温、湿度设定时不能因“台”制宜,孵化率不理想,而且一旦设备运转失常,也难于及时发现。因此,应对温、湿度感应器每月校正一次。
人们习惯在孵化机中放置一个标准的温度仪,对照温度仪的读数,调节孵化机的温度校正旋钮,以此来校正温度感应器。但是由于孵化设备的温度感应器和标准温度仪的测定速度不同,孵化设备内的温度不断变化,因此用此方法很难校正温度,人们常常抱怨孵化设备有问题。
校正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为温度感应器和标准温度仪提供一个恒定的温度环境,例如落盘时的无精蛋。建议,在落盘时,取出一个无精蛋,将温度感应器和标准温度仪同时插入无精蛋内,待两者温度读数稳定后,旋转校正钮,使孵化机的温度显示值与标准温度仪的读数相同。
四、保持正确的温度场。
对于巷道式机器,两侧蛋车内的温度具有一定的梯度,种蛋在变温条件下孵化;对于箱式机器,机内温度均衡。尽管人们不断改进孵化设备的设计,但是仍难以使温度场到达理想状态。即使我们能获得很好的孵化设备,但是我们总会出现一些管理错误,造成温度场异常,致使出雏不齐和雏鸡雷竞技百科 下降。这一问题不直观,往往不为人们注意。
(一)检查风扇
影响机内温度场的主要因素是气流,风扇则是气流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把风扇当作重中之重。检查的方法是,对于箱式机器,要检查风扇的扇叶角度、电机皮带轮、扇叶皮带轮和皮带的松紧度,防止风扇丢转;对于巷道式机器,用风速仪测定风机的风速,保证每个风机的风速一致。此外,每次修理电机后,应先测定其转速,如转速合格才能安装到孵化设备上。
(二)避免改变气流模式。
1. 在发生高温报警时,人们开门孵化,使显示温度值下降。这改变了气流模式,使机内温度失衡,实属掩耳盗铃。
2. 在巷道式孵化器,幕帘要密闭,蛋车间不能有缝隙(表1)。
表一 巷道式孵化器的幕帘密闭状况对孵化温度的影响
3. 在大型箱式孵化器,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在机内走道上放置新入孵的或要落盘的蛋车,影响气流模式。
(三)不可改变种蛋入孵模式。
五、防止漏水
在国内,大多数孵化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甚至有一些人为了提高湿度往机器内泼水。若机器内有积水,则有两种不良影响,一是造成机内温度场不均,二是造成机内环境卫生状况的恶化。表二说明潮湿的表面易于微生物的生长。
表二 冲净后出雏盘表面细菌检测结果
对于箱式机器,应经常观察是否有漏水现象。若漏水,则应检查浮子和水盘,并及时修理。对于巷道式机器,应经常检查喷雾头的角度以及喷滴大小,一发现问题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