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瘟病
兔瘟病(兔病毒性出血症)在冬季流行更广,发病率大大提高,可能是秋季繁殖的兔子到冬季时日龄渐大,由于免疫工作未做好,已成为易感兔,加之冬季气温低,外界病毒不易死亡,兔产品收购流动性增加,病原传播更容易,导致发病率明显提高。为了做好预防兔瘟病的防疫工作,一定要购买雷竞技百科 可靠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兔瘟疫苗)或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兔瘟巴氏二联苗)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
一旦发生兔瘟病,立即用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对30日龄以上全群受威胁兔紧急预防接种,每兔皮下或肌肉注射4~5毫升。同时加强消毒,采取措施越早紧急预防效果越好。
呼吸道病
为避寒冷,采取相应措施保温,如关闭门窗、加温或用塑料布封闭兔舍、加盖草帘等。因此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湿度增高,家兔呼吸道病的发生率普遍提高。舍内通风条件变差后7-10天,舍内兔鼻炎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时间的延长,鼻炎症状更加明显,仔兔肺炎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兔群中急性肺炎、化脓性肺炎、肺脓肿等病症不断增加,兔群死亡率提高,为此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改善环境条件。在温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兔舍的通风良好及干燥。冬季气候寒冷,一般多密闭兔舍,应考虑强制通风换气。应及时清除粪尿,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经常用消毒液在兔舍内进行喷雾,以降低空气中病原菌的密度和尘埃的数量。
2.严格控制病情。在改善环境条件的情况下,少数病兔发现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以免扩大传播。鼻炎较严重的或久治不愈的应坚决淘汰。
3.免疫注射。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多能引起家兔的肺炎,导致死亡。因而为了降低死亡率,应注射有关疫苗。可用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或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二联苗免疫注射,虽不能依靠此类疫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减少一部分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药物治疗。对于发病较多且又不可能全部淘汰的病兔,应给予适当的治疗。选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注射治疗。每只兔肌肉注射0.5-1.0mL/次,每天1-2次,连用5-7天。若冬季病情较重,也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如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连续使用4-5天后即停药。
皮肤真菌病
由于冬季兔舍密闭,通风不良,相对湿度较高,兔皮肤真菌病易于暴发,发病率高,且由于气温较低、病兔抵抗力差,易感染其它疾病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兔皮肤真菌病的预防,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预防。仔兔出生后2日内,全部用浸泡剂浸泡1次。仔兔25-30日龄用注射药物注射1次,每兔0.5-1毫升。怀孕母兔临产前5-7天用注射药物2ml皮下注射,产后5-7天再注射一次。
治疗。发病仔兔在10-20日龄期间,一次性注射药物0.5-1ml。严重不愈者重复用药一次。青年兔:每兔皮下注射药物1-2ml,间隔7-10重复注射一次。发病母兔每兔皮下注射药物2ml,间隔7-10重复注射一次。
环境消毒。发病兔场环境中有大量病原体存在,是兔场发病的潜在威胁,必须对兔舍、笼具、用具、舍外环境作严格消毒。消毒可用火焰(凡能用火焰消毒的尽可能使用火焰消毒)、化学药物如2%的火碱、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对大面积的场地可用15~20%的生石灰水(新鲜)多次消毒。
体外消毒。配合药物治疗和全场大消毒,对本场内的动物包括兔、猪、狗、猫等逐一进行药浴,以消灭动物躯体、皮毛上携带的病原体。消毒剂可用含氯消毒药及其它能杀灭真菌的药物。药浴时可适当提高使用浓度。注意应选择25℃以上气温条件下进行药浴。
要消灭真菌病,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全场行动:由于发病兔场环境及兔本身普遍感染,只对有症状的兔进行处理虽然有效,但发病会持续不断,因此要采取全场统一行动,对所有的采取措施,包括预防、治疗、环境消毒和体表消毒。
2、长期坚持:坚持用药预防和治疗及环境消毒和体表消毒,大大降低发病率,抑制了病菌的增殖,减少传播的机会,短期内即可见效,但由于该病原存在于兔场环境内时间较长,是很大的隐患,必须长期坚持用药和消毒。
3、更新种兔:发病兔身体内带菌很难清除,要从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后未发病的后代中选择优良的种兔逐步代替原先的种兔。
4、谨慎引种:切记不轻易引进外来种兔及其它动物,以免前功尽弃。
球虫病
有不少人认为,冬季养兔不会发生兔球虫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兔场忽视冬季预防兔球虫病,导致兔球虫病的暴发。虽然冬季外界气温很低,但兔舍内温度及湿度仍适合于球虫卵囊的发育,且兔舍内及母兔身体上仍保留有较多发育成熟的球虫卵囊,这些发育成熟的球虫卵囊被仔兔吞食后,感染就会发生,感染严重时发病或发生死亡。因此,冬季养兔,就应该在饲料中按常用预防量添加抗球虫药物。
当发生兔球虫病时,可用地克珠利预混剂,按说明书的用量加5-6倍,连续用药2-3天,待发病得到控制后改为正常预防量,也可使用三字球虫粉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