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检症状:肌肉色淡,心包内积有少量浑浊液体,心肌及心内膜上均有严重出血斑,胆囊外观有不规则紫红斑,胆囊内壁黏膜上有明显出血。特征性症状在肠道。在空肠处,有像宽面条样乳白色竹节样很长的虫体,充满肠腔,沿着肠管剪开,有的肠管处并排积有2~3条虫体,除十二指肠外整个小肠里全部是虫体,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延续到回盲口处,才见有肠内容物,其中混杂有许多白色虫体节片。
诊断:据上述症状,初步诊断为绵羊绦虫病。
防治措施:绵羊绦虫病在农区发生不及牧区普遍。国家禁牧政策实施后,此类病症已较少发生,应引以为戒。一般在放牧后一月左右绵羊出现症状。幼年羊发病率高,成年羊因其自身体质的强壮和幼年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相对发病较少。绵羊绦虫病的中间宿主是地螨。地螨在适宜的温度、高湿度和阴暗而富有腐殖质的土壤中极易滋生,反之在日照强或干燥的环境则不能生存。
1.全群使用赛福音(吡喹酮粉,20/袋,50%含量)驱虫,按每公斤体重35毫克本品计算用量,早晨一次服用。间隔10天后,再用药一次。后可根据情况酌情再用。
2.清理圈舍,把污染的垫料,驱虫后36小时内所排粪便,统一收集起来,彻底消毒,发酵。
3.外出放牧时,尽量避免在低温地放牧,尽可能地避免在清晨、黄昏和雨天放牧,以减少接触地螨的机会,从而避免感染。
4.早期预防性驱虫。由于在早春放牧开始就可感染,因此,在放牧后4~5周时应进行预防性驱虫,间隔10~15天,应再进行一次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