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羊急性焦虫病:主要危害无焦虫病免疫力的羊只。特别对刚从安全区引入的羊群,因缺乏对该病的免疫力,往往呈暴发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 43℃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脉搏增快、呼吸加急、胃肠功能极弱、伴有血红蛋白尿,鼻镜和嘴唇上常挂有口鼻分泌物,休表淋巴结肿大,有的急性病例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只需数小时。故对刚引入的羊群危害极大,死亡率极高。死后剖检可见:可视粘膜贫血、黄染;血液稀薄,皮下组织、结缔组织、浆膜水肿、黄染;脾脏肿大2至3倍,脾髓呈暗红色,在剖面上见小梁突出呈颗粒状,被膜可见有出血点;心脏扩张、心肌软化;肝肿大、黄棕色,剖面呈土色;胆囊扩张、胆汁浓稠、色暗;真胃和小肠粘膜水肿、有出血斑;膀胱粘膜充血、有时见有点状出血、尿液为红色。
2、山羊慢性焦虫病:在焦虫病的固定流行区山羊慢性焦虫病以零星发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初期:体温稍高,精神略为不振,食欲不佳,眼结膜潮红、持续性消瘦。中期:体表淋巴结肿大,被毛无光泽。食欲大减或废绝,反刍迟缓或停止。精神显著萎顿,垂头耷耳,弓腰缩腹,喜孤立,或静卧于荫凉处,头弯于腹侧,放牧时不跟群。粪便干燥、尿黄量少。鼻镜干裂,眼流泪或有眼屎,眼结膜苍白或有轻微的黄染,个别羊只的第三眼睑在见有出血斑。病羊极度消瘦。后期:病羊食欲完全废绝,走路姿态异常、行动摇摆、步态不稳。濒死前,卧地不起,对外界的反应迟钝,体温偏低、呼吸浅而慢。可视粘膜在有散在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死后剖检可见:尸体消瘦、僵硬。可视粘膜苍白或轻度黄染。皮下肌肉比较干燥、有散在的出血点。结缔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淋巴结显著肿大,外观呈紫色,切面外翻多汁,有出血点。胸腔内有黄红色的液体;纵隔淋巴结肿大;胸壁有出血点;心包内有积水,心内外膜上有出血斑;冠状动脉周围及脂肪组织有明显的胶样浸润和出血斑点;肺脏有水肿和气肿,被膜 上小点出血;气管的粘膜上出血斑;肺门淋巴结肿大。腹腔内多量黄色的腹水,大网膜呈黄色。脾脏肿大、被膜散在有出血点脾髓软化呈紫红色。肝脏肿大,质脆,胆囊肿大,胆汁褐绿色。肾脏外膜易剥离,有针尖大的出血点,皮、髓界限不清;肾盂水肿,有胶样浸润。食管及瘤胃浆膜面有出血点;瓣胃内容物干燥,粘膜易脱落;真胃粘膜肿胀,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甚至有大小不等的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切开有红色液体。部份肠粘膜水肿、出血。
3、治疗:在应用杀病原体药物的同时,针对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或辅助疗法,改善饲养,加强护理。﹙1﹚按每公斤体重2~3 mg剂量的贝尼尔,用生理盐水稀释作肌肉注射,早、晚一次,用药两次即可。﹙2﹚预防继发感染,可用每公斤体重4000-6000单位的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4~5天。﹙3﹚对于胃肠功能极弱的病羊,可肌注25%比赛可林3~5ml;或用10%的氯化钙溶液25ml、10%的氯化钠溶液100ml、20%的安纳加5ml,一次静脉缓慢注射,早、晚各一次,连用4~5天。﹙4﹚对于体况较差的羊只,一次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100ml、0.9%的氯化钠溶液50ml、维生素C 60mg,每天一次,连用4~5天。
4、小结:﹙1﹚ 因急性病例具有发病集中、病程短、临床症状明显的特点,最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且对它不难作出判断。而慢性病例在固定流行区内主要呈散发,且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在病的早期,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为主,易和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而在病的中期临床表现又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造成治疗时机的贻误。因为经对症治疗后,病情能得到一段时间的控制。但间隔一定时间后病情往复发作,病程长,可从数周到1~2个月,病程较长者,病原大量破坏了红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与中枢神经之间的正常生理关系,导致病羊的生长发育受阻或死亡。在晚期治疗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即使治愈后,常因羊只生长发育缓慢或失去繁殖能力而被淘汰。﹙2﹚经过2~3次对症治疗后还不能控制病情者,在焦虫病的固定流行区应怀疑为本病。本病的确诊主要以实验室诊断为主,其方法为;采耳静脉血涂片、开燥,用2~3滴甲醇滴于血膜上固定,用姬氏染色液染色20~30分钟,后用水洗3分钟,晾干,镜检。见到虫体即可确诊,但是染虫率较低,需多检涂片。另外,也可用贝尼尔等驱血液寄生虫的药物的治疗效果来验证诊断的正确性。﹙3﹚该病的传播媒介为蜱,可用300:1浓度的螨净对羊群进行药浴来消灭寄生在羊体上的蜱。在蜱活动频繁的季节,可适当加大灭蜱次数来控制寄生在羊体上蜱的数量,可有效减低该病的发病率。同时,因羊只营养不良、环境条件的变化及并发其它疾病而使机体的抗病力下降时,也可成为该病的诱因故在发病季节对羊群进行适当的补饲,来提高羊群的抗病力,对该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辅以强心、健胃、输液等对症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能及时帮助病羊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