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肌肉震颤,尤多见于后肢。鼻流清涕,无鼻汗,口流透明清涎,磨牙,低头闭眼,流泪,结膜潮红肿胀,四肢下部、耳尖、角尖发凉,被毛直立(乍毛)。瘤胃蠕动弱,有轻度瘤胃臌气,粪干稀不均。有的病牛粪中带血,尤以1岁以下犊牛较为严重。体温升高达41.5~42℃,心跳加快,喘促或腹式呼吸。有的病牛出现跛行,或站立困难而倒地。大多数牛能耐过,少数牛因窒息或引发肺炎而死亡。
预防 耕牛在使役中身体发热出汗,使役过后如果立即拴到树阴下或风口处休息,身体受凉,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因此,秋凉后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夜晚不要让耕牛露天过夜,要防止冷风直吹,避免雨淋。栏圈要保持干燥、清洁、温暖,及时出粪并换垫干土,定期用20%生石灰水或3%火碱水消毒。饲草饲料营养要全面,饮水要清洁卫生。发现病牛,要与牛群隔离,单独饲喂,多喂些容易消化的草料和温盐水,如果没有其它并发症,一般7天左右即可恢复健康。
治疗 西药治疗,可用流感灵或双黄连20~30毫升肌注,每日2次;柴胡10~20毫升,安痛定10~20毫升肌注,每日2次。病情严重者用0.9%生理盐水1000毫升、青霉素钠640~800单位、维生素C10~20毫升、地塞米松20毫克、病毒唑200毫克一次静注,每日1次,连用3天。有跛行者,用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10%水杨酸钠50毫升静注,每日1次。
中药治疗,常用方剂有:①鲜鸭石草1000克,洗净后一次喂给,每天喂三次,连喂数天;②桑叶500克,薄荷50克,甘草50克,鲜芦根500克,水煎汁适量,候温后一次灌服;③板蓝根200克,贯众100克,共研为细末,用适量开水冲调,候温后一次灌服;④忍冬藤100克,野菊花75克,射干25克,蒲公英50克,水煎汁适量,候温后一次灌服;⑤羌活、防风、苍术各50克,川芎、白苜、生地、黄连、生姜、甘草各30克,细辛25克,大葱一根,加水煎汤,候温后一次灌服;⑥金银花、羌活、防风、生姜、连翘、柴胡、黄芩、陈皮、牛蒡子、甘草各30~50克(跛行牛加牛膝、木瓜各50克),煎水去渣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服2~3剂;⑦金银花、连翘、黄芩各45克,羌活、生地、陈皮、苍术、冬花各30克,防风、川芎、白芷、细辛各24克,桔梗、甘草各18克,水煎一次灌服。四肢跛行者,加桑寄生、独活等;咳嗽者加半夏、杏仁等;大便出血者加焦地榆、侧柏叶炭等;食欲减退者加麦芽、神曲、山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