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白浊现象的防止办法
在加工和贮藏的过程中,欲防止白色沉淀物的出现,可采取下列措施:
2.1必须选用桔皮苷含量低、成熟度较高的原料进行加工
例如温州蜜柑或黄岩本地早是罐头加工的优良品种。另外,在果实成熟度方面加以控制,适熟采收。对于某些成熟度较低,但已采摘的原料,可将其放在3~5℃的贮藏库中贮藏15~30天,待其自然成熟后再加工,沉淀现象可大大减轻。原料加工要取用洁净完整的桔瓣,去囊修瓣时,做到去囊适度,尽量剔除桔丝,对破瓣控制在固形物的2%~3%以内。装罐前用沥勺掬瓣,于清水中完全清除浮丝、松动丝。日本的一种做法是,桔皮去囊使用0.1%~0.15%的碱液比常法使用0.7%的碱液处理更能使果肉保持原来状态,防止桔皮苷从果肉溶出,因而能防止罐头白浊。
2.2严格掌握浸酸、浸碱和漂洗等加工过程
一般经酸碱处理,桔皮苷可减少30%,可溶性果胶可减少45%,不溶性果胶减少35%。在漂洗时适当增加水温至20~25℃,亦有利于减少桔瓣内桔皮苷的含量。还可降低碱处理浓度和适当延长漂洗时间,这样,桔皮苷在去囊衣过程中就会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析出的桔皮苷经流动清水漂洗便可除去。酸碱处理后的桔瓣水洗后在0.5%磷酸钙溶液中浸1~3h,对防止白浊有效。
2.3添加某些高分子物质
添加某些高分子物质,如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甲基纤维素(MC)以增强罐头糖液中桔皮苷溶解度,防止桔皮苷结晶析出。采用这种方法效果较显著,又不影响桔瓣外观。如净重312克的罐头中只要添加5~10ppm的MC就能有很好的效果,但MC的缺点是不易溶解于罐内糖液中,至于添加量可按添加剂规定标准选用。
2.4利用酶的作用
从黑曲霉中可分离出一种桔皮苷分解酶,直接添加于罐中或对装罐前的桔瓣进行酶处理,使难溶于水的桔皮苷分解为可溶性的桔皮素-7-葡萄糖苷,桔皮素-7-葡萄糖苷可再由黄酮类葡萄糖苷酶分解在桔皮素,从而可防止白色混浊物的出现。利用黑曲霉(GM-03)和另一种黑曲霉二种菌,前者分离出来的是能耐桔子罐头杀菌温度的桔皮苷酶,因而可以直接加入罐中使用。后者是只能耐30~40℃温度的桔皮苷分解酶,可用于装罐前桔瓣的浸泡处理。据试验,如净重为312克的罐头中添加0.08克桔皮苷酶(按5%酶液酶活性0.707计)时,应用效果最好,糖液清晰,桔瓣背部砂囊柄处无白点,工厂应用方便。亦可用从另一种黑曲霉中分离出的桔皮苷酶配成0.5u/ml活性的酶液,将装罐前的桔瓣浸入其中,于30~40℃保温分钟后,漂洗干净,照常装罐,经成品检验,亦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酶制剂的制备和贮藏仍较困难,而且罐头经1~2年的贮存后,发现有苦味,另外添加酶制剂后,还需相应地改变杀菌工艺条件。
2.5缩短加工受热时间
在不影响产品加工雷竞技百科 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加工过程中桔片受热时间,且尽量使整个加工过程缩短。杀菌时可采用低温短时杀菌法,如:85℃、15min或76℃、15min。如果延长杀菌时间,则容易产生白浊。根据我们做3000克糖水桔子罐头的实验,由于要达到杀菌效果,我们采用了双倍的杀菌时间,结果第二天成品开罐检验发现,白色沉淀就很明显。此外,杀菌完毕后,用于冷却的冷却水要符合卫生标准。
2.6生产用水宜用软水
在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宜用软水,硬度≤45mg/kg。对硬度过高的水,要进行软化处理。
糖水桔子罐头产生白色混浊及沉淀的原因已经基本清楚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也能有效地防止白浊的产生,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因此有待于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技术人员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