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腹泻和肠炎的一群大肠埃希氏菌。以O157:H7血清型为代表菌株。
- 生物学特征
EHEC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有鞭毛,动力试验呈阳性。其鞭毛抗原可丢失,动力试验阴性。。
EHEC O157:H7具有较强的耐酸性,pH2.5-3.0,37℃可耐受5小时;
耐低温,能在冰箱内长期生存;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
不耐热,75℃ 1分钟即被灭活;对氯敏感,被1mg/L的余氯浓度杀灭。
EHEC 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3-42℃,37℃繁殖迅速,44-45℃生长不良,45.5℃停止生长。
EHEC O157:H7除不发酵或迟缓发酵山梨醇外,其他常见的生化特征与大肠埃希氏菌 基本相似,但也有某些生化反应不完全一致,具有鉴别意义。EHEC O157:H7虽然有uidA基因,但其编码的β-葡萄糖醛酸酶无活性,不能分解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MUG)产生荧光,即MUG阴性。
EHEC除其代表菌株O157:H7外,还包括O157:NM、O26:H11、O111:H8、O125:NM、O121:H19、O45:H2、O4:NM、O145:NM、O5:NM、O91:H21、O103:H2、O113:H2等血清型的部分菌株。血清学鉴定包括O抗原和H抗原的鉴定。前者可使用玻片凝集试验或胶乳凝集试验;后者则应先进行动力试验,动力活泼者再进行玻片和试管凝集试验。
EHEC O157:H7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可产生大量的Vero毒素(VT),也称作类志贺氏毒素(SLT),是EHEC的主要致病因子。Vero毒素按免疫原性等方面的不同可分为VT1和VT2。该毒素有一个A亚单位和5~6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宿主肠壁细胞糖脂受体结合,具有毒素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细胞,改变60s核糖体的组分,干扰蛋白质的合成。编码VT的基因位于噬菌体上,可缺失而不产生VT。
- 流行病学
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由EHEC 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暴发。此后,世界各地陆续报道了该菌引起的感染,并有上升趋势。
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EHEC O157:H7的暴发流行,引起出血性腹泻,先后波及30多个都、府、县,感染近万人,并造成12人死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此外,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英国的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报道了EHEC的散发性感染和暴发流行。日本、加拿大及瑞士等国已将EHEC O157:H7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予以高度重视。我国于1988年首次分离到EHEC O157:H7,从已有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来看,我国亦存在EHEC的散发病例,但尚未有暴发流行的报道。
EHEC O157:H7引起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两季,7-8月为发病高峰。
在地区分布上,多发生于发达国家,主要以散发性感染为主。
在年龄分布上,儿童与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最易分离到 O157:H7的年龄为5-9岁(0.9%)和50-59岁(0.89%)。
农场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构成EHEC O157:H7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贮存宿主。
O157:H7在牛中的流行报告范围为0.1-16%;羊、猪、鸡、马、鹿、鸽子、海鸥等动物均可能为EHEC的携带者。
EHEC的感染可形成直接传播(动物→人,人→人),也可以通过间接传播(食物、水源→人)。
食源性的EHEC感染中,牛肉、生奶、鸡肉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等均可能受其污染。其中, 牛肉是最主要的传播载体。
EHEC O157:H7的感染剂量极低。潜伏期为3-10天,病程2-9天。通常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水样腹泻,数天后出现出血性腹泻,可发热或不发热。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