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 易志伟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外用广谱消毒剂,消毒过程中产生三聚氰胺类似物---氰尿酸。相关资料表明:氰尿酸对哺乳动物具有低急性毒性,并且它和三聚氰胺会产生联合毒性作用。通过危害分析表明,二氯异氰尿酸钠应用于食品消毒杀菌时,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品受到二次污染可能性。
关键字: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危害分析;HACCP;
问题的背景
消毒杀菌是食品生产工艺流程中必有的一个环节,也是食品企业HACCP体系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关键控制点。不管是原材料还是生产环境,无论是操作人员还是储存工具,都必须经过对应的消毒杀菌处理以达到相应的卫生安全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对消毒剂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若消毒剂选择不当,虽然可以满足消毒杀菌的要求,但是却存在对食品二次污染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有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作为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剂使用,那么这一类消毒剂应用于食品消毒时,会对食品安全卫生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存不存在二次污染的现象呢?本文将通过其应用于食品消毒的危害分析,探讨这些问题。
2 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基本物化性质和消毒作用机理
二氯异氰尿酸钠(简称“二氯“,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作为有机氯消毒剂代表性的产品,在社会家庭、医疗防疫、养殖、工业、农业、食品生产加工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水溶液中,二氯异氰尿酸钠主要分解产生起消毒作用的次氯酸和少量氰尿酸晶体,那么此类消毒剂在消毒作用之后产生的这些残余物质,尤其是产生的氰尿酸是否存在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可能。我们将通过对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作用机理和残余物质氰尿酸的分析,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2.1 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基本物化性质
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分子式为 C3O3N3Cl2Na,结构式是:
,相对分子雷竞技百科 :219.95(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雷竞技百科 ) [1]。
根据2006年1月1日实施的HG/T 3779—2005,二氯异氰尿酸钠应符合下表1[2]的要求:
二氯异氰尿酸钠成品一般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皮肤等有灼伤危险。干品能长期贮存,有效氯的下降比较微小,是一种性能稳定的强氧化剂和氯化剂。能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芽胞、真菌、病毒,对甲、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很强的灭活特效,并且具有灭藻、除臭、净水、漂白的作用[3]。
2.2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作用机理
二氯异氰尿酸钠是属于有机氯系消毒剂的一种,其消毒作用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溶于水产生具有杀死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3]。
二氯异氰尿酸钠溶于水消毒作用机理如下:
反应产生的次氯酸起到主要的消毒作用,而氰尿酸则是略有苦味的无色无臭的白色晶体,下面我们将主要探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反应后的残余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3 二氯异氰尿酸钠反应残余物对人体的影响
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反应后主要生成次氯酸和而氰尿酸。其中次氯酸在消毒过程中分解后不会留有残余,它的浓度的大小决定着消毒效果的强弱。因此合理配制所需要的浓度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水产养殖场所的消毒,浓度过高会导致鱼虾的死亡。
氰尿酸则是一种白色晶体,其化学结构以及物质形态和三聚氰胺都较为相似,常温下200ml水大约只能溶解1g氰尿酸[1]。所以有必要探讨氰尿酸这种残余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3.1 氰尿酸的毒性 [5]
氰尿酸对哺乳动物具有低急性毒性。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7700毫克 (OECD 1999)。几项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项目显示,氰尿酸造成肾组织损伤,其中包括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坏死或增生,嗜碱性肾小管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矿化和纤维化。这些变化也许是肾小管中氰尿酸结晶造成的(OECD 1999)。就这些病症而言,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NOAEL)为150毫克/公斤/每日(OECD 1999)。
人体内,98%以上的经口摄入的氰尿酸在24小时内以原形通过尿液排出(Allen et al 1982)。在几项短期和长期研究中,对大鼠和小鼠进行了二氯异氰尿酸钠试验。该化合物并没有诱导产生任何基因毒性、致癌或畸变作用。对摄入大剂量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大鼠和小鼠的观测发现,有膀胱结石和膀胱上皮增生,较长期的研究还发现肾小管病变。为期两年的大鼠试验显示,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为154毫克/每日每公斤体重 (WHO 2004)。
3.2 三聚氰胺与氰尿酸的联合毒性[5]
三聚氰胺和氰尿酸虽然只有低急性毒性,但在2007年暴发的猫和狗在摄入受污染宠物食品后急性肾衰竭疫情中,有证据显示在同时摄入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后,会导致肾毒性。在此事件中,宠物食品分析检出了多种三嗪类化合物,如三聚氰胺和氰尿酸等。
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向猫喂食了剂量持续增加的三聚氰胺和氰尿酸,结果猫也出现肾衰竭,肾中有晶体(Brown et al., 2007; Puschner et al., 2007)。这一点也被Dobson 等人(2008)的大鼠研究所证实。
美国研究人员试验了大鼠单独摄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或三聚氰酸一酰胺(均为三聚氰胺类似物)、三聚氰胺和氰尿酸的混合物,以及这四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三聚氰酸二酰胺或三聚氰酸一酰胺单独均未对肾产生任何作用,但混合物则产生了明显的肾损伤,并在肾单位中形成晶体。分析证实了肾中三聚氰胺和氰尿酸的存在。对(宠物食品事件中的)大鼠和猫肾中单个晶体进行的红外微光谱分析证实了这些晶体为三聚氰胺-氰尿酸共晶体。
氰尿酸三聚氰胺盐溶解度非常低,这可能导致了在肾中形成氰尿酸三聚氰胺盐晶体。目前的假设是,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分布至全身,出于还未被完全确定的原因沉淀于肾小管中,导致进行性管道堵塞和变性(Dobson et al, 2008)。
5 结论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二氯异氰尿酸钠在应用于食品消毒作业时,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但是,反应产生的氰尿酸存在污染食品的可能,对食用人群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并且,由于氰尿酸和三聚氰胺在化学结构以及物质形态较为相似,因此在检测食品,特别是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时候,也在理论上存在干扰结果的可能。
因此,我们建议,在食品行业进行日常消毒作业时,应尽可能选用无毒害残留的消毒剂。比如臭氧水消毒剂,它既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芽孢、包囊、真菌孢子等有还物质,还能有效的除臭并改善环境空气雷竞技百科 ,更重要的它的消毒过程中只产生氧气,不会产生有可能污染食品的其他物质。
其次,食品生产企业在建立HACCP管理体系时,特别是在进行危害分析的时候,要对问题采取全面、细致、透彻的分析。层层剥离,深入本质,避免出现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却产生了其他新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是牵涉到整个国家各个阶层的命脉行业,食品安全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已经给中国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任何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细节因素都不容许忽视。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们国家食品安全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箴主编.化工词典.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3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二氯异氰尿酸钠.HG/T 3779—2005
[3]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口岸卫生处理技术教材汇编 2004年
[4 郭新彪、刘君卓主编.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5 世界卫生组织. 三聚氰胺与氰尿酸:毒性,初步风险评估及食品含量的指导意见.2008年
原文下载:
《二氯异氰尿酸钠应用于食品消毒的危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