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都是吃出来的”显然有些绝对了,专家说:只有食源性疾病才是吃出来的病。“我国平均6个半人中就有1人罹患食源性疾病”——这是专家最近监测显示的结果。
陕西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西安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吕阳梅指出,事实上,夏季食物中各种细菌生长繁殖很快,疾病易感性增强,更易发生危及生命健康的食源性疾病。入夏以来,因吃了生冷食品、隔夜饭菜等不洁食物拉肚子看医生的病人不在少数。
现象
食源性疾病夏季多发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凡是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疾病,都称之为食源性疾患。据报告,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
吕阳梅表示,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烹饪食物未煮熟煮透、剩余食物加热不彻底或食物搁置时间过长,是食源性疾病发病最常见原因。
“每年6月至9月是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吕阳梅说。
因为夏季大量细菌繁殖,一些市民隔餐饭菜不热透就吃,喝不完的大瓶牛奶放冰箱接着喝,水果不洗净就吃,很容易引起腹泻等疾病,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差者则更易“中招”。
提醒
别把冰箱当“保险箱”
“过度依赖冰箱会也引起食源性疾病。”吕阳梅指出,现在气温一天天升高,露天存放的食物坏得很快,于是许多家庭主妇们就把买来的食物一一塞进冰箱这个小“仓库”里,甚至一周后才会更新。这种偷懒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引起食源性疾病。
事实上,冰箱并不能把细菌杀死,只能延缓大部分细菌繁殖的速度,食物从冰箱取出后细菌就会生长繁殖。另外,有些嗜冷菌、霉菌在低温下还会大量繁殖,随着未被完全加热的食品进入小肠后,还会引起“冰箱肠炎”,导致腹痛和腹泻。而且,不合适的贮藏温度、生熟交叉存放等均会影响冷藏效果,降低冰箱的“保险系数”。
使用冰箱保鲜食物时要注意,生熟食品在冰箱里要分架存放,熟食放在上层,生食放在下层。蔬菜等生食要洗净或装入塑料袋后放进冰箱。防止交叉污染。购买肉后可将其分装成若干份保存在冷冻室内,每次取出一份食用,这样可避免冰箱门反复开启及肉的反复解冻和冻结。建议冷藏室温度不低于4℃,冷冻室不低于-17.5℃。对于剩饭剩菜,应在餐后尽快用保鲜膜封住,然后放入冰箱,再吃的时候一定要重新高温加热灭菌。
特别注意的是,肉类有轻度异味或发生变质后,必须毫不犹豫地扔掉,不能加热后吃。因为有些细菌是耐高温的,且细菌产生的毒素也并不能被加热所破坏。
另外,冰箱要经常清洗,每隔1到2个月使用肥皂水擦洗,最后用流动水冲干净。
专家
杜绝病源 从卫生做起
夏天炎热,细菌易滋生,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吕阳梅认为,要想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必须从加强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做起。
如夏天食用卤菜,要到正规的卤菜店购买,正规卤菜店的切菜间或者配菜间都装有空调,这就使销售的卤菜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每次购买的量不要太多,能满足一餐的需要即可,如果有剩余,一定要及时冷藏。
最重要的是,应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家庭聚餐也应注意防止生熟不分。另外,市民自己也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螺、咸蟹、盐蛏、盐虾等不要生吃,不购买不食用不认识的蘑菇、鱼类及野果。
需提醒的是,夏季蔬菜病虫害较多,也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市民清洗蔬菜时要用清水浸泡30分钟或流水冲洗。慎食野生蘑菇,四季豆一定要烹煮熟透再吃。另外在高温期,也应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和生活用水的卫生,防止细菌或肠道传染病通过水传播。
相关链接
预防夏季常见食源性疾病“十要求”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安全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相关阅读】
夏季吃烤肉当心布鲁氏菌病
夏季吃夜宵喝冰啤易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炎夏将至皮肤病人少吃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