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手机版| 无图版| RSS订阅
雷竞技电竞
,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安全? 营养与健康? 正文

如何防止血糖上窜下跳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1-08-27 来源: 现代保健报浏览次数: 650
核心提示: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天24小时内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个大的高峰;早4—8点肝糖输出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凌晨1—3点胃肠空空,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这时的血糖最低。


  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天24小时内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个大的高峰;早4—8点肝糖输出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凌晨1—3点胃肠空空,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这时的血糖最低。

  国内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幅度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微量白蛋白尿的也较多。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长期血糖波动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很多“加速大脑老化”的因素,血糖波动就是其中之一。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起效迅速的口服降糖药物来降低餐后血糖,有益于延缓认知能力减退。

  可见,控制糖尿病不但要把平均血糖降到正常,还要避免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如何避免血糖“上蹿下跳”呢?

  1.确定合适的降糖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内。另外,餐后血糖应小于10毫摩尔/升。

  2.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是发现血糖波动的主要手段,血糖监测能反映出患者日内和日间的血糖波动,必要时需要做72小时的持续血糖监测。

  3.寻找诱因。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内在、外在两类:内在原因包括肝、肾、胃肠、垂体病变等,食物、药物的吸收改变、饮食、运动、情绪和睡眠。外在原因包括食物的种类、纤维素的含量和烹调的方法,进食时间的改变,抗糖尿病药物特别是胰岛素促泌剂及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以及胰岛素使用与饮食运动配合的改变。

  4.预防低血糖。长效磺脲类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短效磺脲类药物、苯磺酸类药物、双胍、噻唑唍二酮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餐前注射普通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容易导致下一餐前的低血糖,超短效胰岛素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作用较平缓,持续时间长,比起传统的中效胰岛素来,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相关阅读】

糖尿病患者常吃菠菜可稳定血糖

血糖高,舌头会报警

南瓜山药同食可延缓衰老辅助降血糖

血糖监测正常时调药不如调饮食

调节自己血脂 多吃点鸭血

高血糖患者,应多食用大黄瓜

编辑:yuanlee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饮食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安全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