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多风,气候干燥,养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调节。体质虚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此时尤易产生感冒、打喷嚏、流鼻涕、咽干、口干等呼吸道症状,因此适当地进行“秋补”,使身体机能能够顺利适应从夏热至秋凉的过程。不过,养生专家强调,体质不同“秋补”的方法也有差异。
秋天,燥则润之
如果评选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最干燥,秋天首当其冲。杨力告诉记者,肺、大肠及胃在这个季节容易“燥”,尤其是肺及大肠。因为燥气通于肺,所以在食补上则应遵循“燥则润之”的原则。
“其实,大自然很知道体贴我们人类,在秋季许多‘润食’成熟,可以帮助缓解干燥症状”,杨力介绍道,“比如白梨,是最润肺的,还有核桃,因为含油脂多,也起到了滋润的作用。”
杨力还列举了其他一些秋天成熟的“润食”:藕粉,营养与药用价值很高,具有生津、开胃、清热、养血、补肺、滋阴等多种功效;秋蜜,有补脾胃、润肠、润肺、解毒等功效;甜杏仁,有润肺、止咳、通便、抑菌、养颜美容等功效;苹果,味甘、酸,入肺、脾二经,有补心益气、生津止渴、解毒除烦、健脾和胃、润肺、醒酒诸功效;香蕉,生食止渴润肺,解酒毒,又为缓和滋养润肠剂,有降血压作用。
不过,杨力强调,以上食物适应于秋季普遍症状,如常见的口干、鼻干、咳嗽、大便干、皮肤皱、皮肤裂纹等,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体质有差异,症状表现也要严重一些,在选择食物及食法上都要有所改变。
五种体质,秋补不同法
杨力告诉记者,人们体质不同,常见的有五种:火体、阴虚体、气虚体、寒体、燥体,这五种体质的人秋季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解决方法也有差异。
火体 这类人比较多,多以年轻人为主。这类人在秋季会口臭、口干、唇干、上火、口角烂、牙龈烂、便秘。杨力说普通的秋季“润食”已不能缓解这些症状,因此需要喝一些中药泡饮,可以选择金银花3克、黄苓3克、麦冬3克、桔梗3克、甘草3克、菊花3克冲泡,症状如还不能缓解可以再加大黄1~3克。另外,在饮食上可以吃杏仁,还可以吃带苦味的蔬菜如苦瓜、油麦菜、白萝卜、黄瓜等。
阴虚体 此类人在这个季节除有“秋燥”的普遍症状外,还伴有五心烦热(胸心、手心、脚心)、心烦、傍晚脸红等。这类人平常要加养阴的药:枸杞5克、麦冬5克、黑玄参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气虚体 这类人除了有“秋燥”等普遍症状外还伴有气弱、脉弱的现象。可以用沙参5克、麦冬5克、桔梗3克、甘草3克,再加西洋参片2~3克,泡水喝。
寒体 此类人除了有“秋燥”症状外,还会有胃寒、舌苔白、怕寒、怕冷,不能吃凉食,皮肤干裂。因此这类人不能吃凉药、凉食,要吃白色润肺的食品如豆浆、牛奶、甜杏仁、银耳、百合、白梨,但寒体的人在吃百合、白梨时一定要煮一下,这样能达到不寒而润的效果。另外可以多喝银耳百合小米粥。在药饮方面,可以采用西洋参3克、桔梗3克、麦冬3克、生姜3片、干草3克,泡水喝。
燥体 这类人肺胃燥热,表现症状鼻子干、嗓子干、大便干,没有口臭,牙龈不烂,可以多吃润肺,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藕粉、冰糖银耳、秋梨、香蕉、蜂蜜。可以采菊花2克、麦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秋季养生最宜喝粥
杨力认为,秋天喝粥特别养人。每天早起,空腹胃虚,可以喝一大碗粥,使肠胃得到滋养,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导致肥胖。晚间喝粥,还能帮助睡眠,与喝牛奶有异曲同工之妙。
甘蔗粥 用新鲜甘蔗,榨取汁约100~150毫升,兑水适量,同粳米煮粥。此粥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
黄精粥 选用洗净的黄精10~30克,煎取浓汁时去渣或用新鲜黄精30~60克,洗净后切成片,煎取浓汁,去渣后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即可。此粥能补脾胃,润心肺。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
玉竹粥 先将新鲜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此粥可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高热病后、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
沙参粥 先取沙参15~30克,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或用新鲜沙参30~60克,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可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
珠玉二宝粥 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烂熟,而后将生山药60克捣碎、柿霜30克,同煮成糊粥。此粥能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干咳、大便泻泄、食欲减退等脾肺气虚的病症。指导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知名养生专家 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