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沈约有“紫茄粉烂漫,绿芋郁参差”的佳句。隋炀帝对其赐有“昆仑紫瓜”的雅号。唐柳宗元有“珍蔬折五茄”的名言。宋黄庭坚则有“藜藿盘中生精神,珍蔬长蒂色胜银。朝来盐醯饱滋味,已觉瓜菰漫轮囷”的绝句。元御医忽思慧还创“茄子馒头”成为宫廷美味。而清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所做的“茄鲞”当然最具诱惑力……
何为茄子?《本草纲目》有载:“茄,一名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农书》有记:“茄子有青茄、紫茄、白茄,尚有白而扁的番茄,白而坚的渤海茄。”原来茄子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最早为热带多年生灌木,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古称伽、落苏、酪酥、昆仑瓜,别名矮瓜、小菰、紫膨亨、草鳖甲,幼嫩果实可供食用,其果、叶、花、蒂及根均可人药。
有资料考证,茄子原产于东南亚印度等国,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成为第二起源地。7~8世纪又从中国传入日本。到13世纪再传入欧洲。17世纪又从欧洲传到北美。如今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以亚洲和欧洲最为普遍。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中就有“种茄子法”。中国茄子现栽培面积大约有300多万亩,分布于全国各地。
茄子是喜温不耐寒的常见蔬菜。成熟茄子的果色以紫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等色。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梨形和条形等,如北京的大圆茄。上海、杭州一带的长茄,成都的竹丝茄、墨茄,广州的荷包茄等。
最为有趣的是同株茄子的果实却有着不同的称谓,即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八面风”,以后侧枝果实则称为“满天星”。
茄子,还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植物。它在温热的南方,其形状是细细长长的;而在寒冷的北方,则变得粗短,或变成一个圆球。看着它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形态,就会想起民间的高贵女子,那典雅从容、恬淡闲适,不免让人产生诗意般的感动。它紫红色或洁白的装扮, 往往从平凡中又超凡脱俗,给人以高贵的审美情趣,产生一丝淡淡的禅意:随遇而安,和谐一生。
茄子,一种价廉物美的蔬菜,且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餐桌上十分常见,其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柔和滋润。明代高谦的《遵生八笺》一书中就有“香瓜茄”、“淡茄”、“糟茄”、“糖醋茄”等多种烹调方法的记述。可见茄子的吃法古人早就很有研究。它是宜荤宜素,什么红烧的、油闷的、干煸的、鱼香的、清蒸的、家常的,既可炒、烧、蒸、煮、煎食,也可油炸、凉拌或做汤吃,还可制成茄干、茄酱或腌渍茄等享用。
千百年来,茄子菜有不少经典菜式:川味“鱼香茄子”质嫩微甜,鱼香味浓;鲁味“海参烧茄片”色泽美观,软嫩可口;粤式“茄子煲”色香俱佳,南国风味;京味“菊花茄子”状如菊花,造型高雅,味美别异;津味“炸茄夹”色泽金黄,酥脆嫩香;俄式西菜“茄羹”酸甜柔软,口味浓香。还有北京的“炒茄丝”、上海“糖醋炸茄盒”、河北“干煸茄子”、 山西的“酱爆茄子”、 陕西“茄条羊肉丝”、湖南的“怪味茄子”、 江南的“红烧茄鱼”、广东的“鲳鱼煮茄”等,各具地方风味特色,美不胜收。
茄子既是食用菜蔬,也是保健良药。
据现代营养学研究分析,每100克茄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A 63微克、维生素C 8微克、维生素E 1.13毫克、维生素K 9微克、维生素P 700~900微克、磷9毫克、钾152毫克、钙32毫克、镁13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等。这些物质对防病治病自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草纲目》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医林纂要》称茄子“宽中、散血、止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茄子中丰富的维生素P,可增强细胞间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脑溢血、高血压、动脉硬化、咯血、紫癜、坏血病、内痔出血等病症,对慢性胃炎及肾炎水肿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国外科学家研究还发现,茄子中所含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成分还能防治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胆固醇症、癌症等。巴西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吃茄子后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能下降10%。美国营养学家在介绍降低胆固醇的蔬菜时,也把茄子排在首位。日本科学家研究证实,茄子有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还具有预防癌症的功效。印度药物学家从茄属植物中研制出一种无毒药物,对治疗胃癌、唇癌、颧部癌和子宫颈癌已经收到效果。
茄子,这个看似普通、却又神秘而又益身的食品,常吃的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