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补啥”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种以动物脏器来调补身体的方法,来源于中医治疗学中的食疗法,对于西医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西方人是不食用动物内脏的。食疗法在商朝的《汤神论》中已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更是对其功效及应用进行了详述。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发现了动物内脏和人类内脏无论在组织、形态还是在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以脏治脏”和“以脏补脏”的学术观点,这就是中医食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则“以形补形”,俗称“吃啥补啥”。
古代宫廷中的药膳有“牛鞭”这道菜,是填精壮阳之品,冬季适量久服可补肾育阳、强筋壮骨。民间的药膳有“猪腰煲杜仲”(冬季服用),中医认为猪腰填精补肾,杜仲温阳补肾,两者配伍,最适宜辅助治疗由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无力。“核桃仁煲猪脑”(冬季服用),可以养脑益智,有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对长期用脑的知识分子可起到补脑的作用。“夏枯草煲猪肺”(夏季服用)可以润肺泄火。
现代医学已认识到中医食疗法的作用:一是营养作用。如动物脑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对人体中枢神经有作用,可治疗头晕、偏头痛等;二是激素、酶的作用。许多身体虚弱的人,喜欢食用胎盘,因为胎盘中含有促性腺素、催乳素,对一些女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三是抗菌消炎作用。如蛇胆生食可治咳嗽,胆汁具有清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可防治白喉、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当然,每一种食疗都应根据各自身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者,应该咨询医生,之后进行长期调补,方能收效,这就是中医所讲究的辨证的原则。
“吃啥补啥”注意宜忌
传统的养生学认为,“吃啥补啥”也要讲究辨证食用。如猪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钙、铁等,能加强心肌营养,增加心肌收缩力,有补心安神的作用。补血选肝,当以羊肝、兔肝最佳,可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目痛等症。补肺气可选用猪、牛的肺脏,猪肺可清补肺经,适用于虚烦咳嗽、咯血,牛肺适合肺虚气逆等症。此外,因猪脑有补脑、补骨髓、滋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眩晕、偏头痛等。羊脑不仅可以补脑益髓,而且还适宜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患者食用。
具体的病症在每个人体内表现不同,食补方法也不尽相同。而且某些食补的方法可能会与某些慢性病“相冲”。例如中医认为肝能明目,但不适合高血脂患者,就是因为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因此,即使选择通过食物进补也要严格遵守中医的辨证原则。
以血养血,老少皆宜
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而且是极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蛋白铁。猪血的含铁量最高,每100克猪血中的铁含量为8.7毫克,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食补佳品。值得一提的是,猪血蛋白质含量高,其中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的氨基酸比例接近,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尤其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食用。
以脑补脑,老人勿食
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而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猪脑具有补脑的作用。但猪脑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而老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病,过多食用高胆固醇食物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人不适合用猪脑补脑,可选择鱼肉、核桃、黑芝麻等食物来代替。
改善性功能,未必用“鞭”
民间常用动物睾丸、麻雀肉来治疗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碍等。这是因为动物睾丸、麻雀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性。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6个星期内持续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明显改善性功能。因此,性欲低下、有性功能障碍的人不一定要吃动物睾丸或麻雀肉,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减少脂肪的摄入。此外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果能够促进性激素的产生,也能提高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