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池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石台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回收过期、变质药品过程中,发现大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生产出厂的地标品种药品,其中批号为740605的维丙肝注射液已达33岁“高龄”。
为减少过期、变质药品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环境污染,杜绝药害事件发生,近日,石台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首次家庭过期、变质药品回收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回收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张贴通告20份,设立定点回收点10个,回收过期、变质药品十余个剂型,160余品种。
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安全用药意识,使广大群众对过期变质药品的危害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遏制了非法收购药品的违法行为,防止不法分子非法回收过期药品,改头换面后再次流入市场。
相关链接:
药品效期的识别
目前几乎所有的药品都标注有效期,有效期是指在药品规定的保存条件下保证药物雷竞技百科 的期限,如果不能满足条件,则该期限相应缩短。由于各厂家规定不一,对药品有效期和失效期的标注是不同的,推算也不同。常见三种情况,一是标明有效期的日期,如“有效期2000年10月”,那么该药可以使用到2000年10月31日,11月1日就过期不能用了。二是标明失效期日期,如果标注“失效期2000年10月”,那么该药只能使用到2000年9月30日,10月1日就过期不能用了。三是标明有效期,如果标注“生产日期2000年10月,有效期3年”, 那么该药只能使用到2003年9月30日。按照规定,进口药品也应标注中文注释,一般按公元纪年,符合我们日常习惯,所以,国外药品有效日期的不同标注法就不再赘叙,必要时可向药师咨询。
药品变质的识别
即使在有效期内的药品,由于存放环境的改变,也可能会造成变质,变质的药品是不能使用的。一般来说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药品是否变质,所有外观明显的异常变化都应视作变质的征兆。片剂是最常见的剂型,如果药片出现裂片、斑点、变色、变形、发粘现象;糖衣片出现褪色、花斑或发生崩裂、粘连等现象,药品就不能再使用了。尽管有时其化学成分可能没有变化,但药品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可能发生变化,无法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了。同样如果胶囊剂的囊体软化、碎裂、表面粘连、内容物变质,散剂(冲剂)出现结块、发霉粘连或异味,丸剂变色、有异味、无光泽等就不宜再使用。口服液是近年较普及的剂型,出现变酸、异味、冒泡、瓶塞顶出等或者有沉淀物、絮状物(标明“服时摇匀”的除外)或变色浑浊现象,便不宜再服。当然,这只是一般外观检查,至于是否真的属于药品变质,需要药品监督部门的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
过期剩余药品和变质药品如何处理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启封后的药品就失去了原保存环境,一般不宜长期保存,而且,治疗完成后,再使用药物对健康也是无益的。所以,存放过期就不可避免,过期的药品和变质的药品一样,是不能再使用的,应彻底销毁,以防流入不法分子之手。十多年前,街头巷尾曾出没收购药品(包括过期药品)的药贩子,这些药品的非法流动严重地危害了公众的健康。曾有报道,不法药贩将乙酰胆碱注射液冒充抗生素注射液,造成人员死亡的悲剧。彻底销毁过期变质药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至于过期药品可否改为宠物用药,应视药品品种而定,并且应咨询有关动物专家。
药品销毁的含义是采用适当方法将药品破坏,使无法再利用、再加工,这包括药品本身及其包装材料。一般可交回医院药房,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尤其是一些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青霉素,如果自行处理,防护不当或者散发空气中,可能造成过敏意外,有生命之虞。还有粉针剂药品会造成皮肤溃烂。一些小量普通药品,可以根据不同药品的性质自行处理,方法简便,例如药片,不仅从包装瓶或铝箔板中倒出,而且应在适当容器中,加水溶解。冲剂或胶囊可以先剪碎后,再溶解。口服液开启后将药液倒掉,再将口服液瓶剥去标签后丢入相应垃圾中。注射液只能在适当容器中彻底砸碎,包括包装盒和标签。外包装也应剪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