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湛江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对湛江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检查。检查组首先锁定了麻章某村两家酿造酱油企业——湛江麻章康美食品酿造酱油厂和湛江麻章区银河酿造酱油厂。
汽车七拐八拐到了麻章区某村,在村边的两幢楼房前停下来。这是城乡结合部常见的民楼,院门半掩,通往楼房的路两边是堆积成山的废瓶废罐。
豆水长蛆,商标假冒
湛江麻章区银河酿造酱油厂的生产设备极其简陋,卫生条件恶劣,院子里放着十几个大缸。揭开缸盖,臭气熏天,所见之物更是触目惊心:满缸霉变的豆水蠕动着一层蛆,变质的辣椒酱臭味难闻。连续揭了几个缸,情况相同。
老板娘一再阻止我们揭开缸盖。在接受采访时,她称自家从事生产酱油、辣椒酱很长时间了,销量少,都是自己家人做,没有雇用工人。这时,执法人员在屋里找到一大叠标有“金标生抽王”、“金标蚝油”、“桂林辣椒酱”等字样的标签,面对这些假冒商标,老板娘缄口不语。
质监局食品科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制造酱油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流程:黄豆蒸馏后发酵40天,经高温产生豆水,再加水解蛋白、糖、盐等配料拌匀、消毒、罐装。所见的豆水发臭并生蛆,是因生产流程卫生条件不合标准所致。“按要求,生产酱油需要在化验室里检验合格才能出厂,但这里没有罐装设备,也没有实验室和消毒设备,纯属手工作坊,显然没有达到生产的条件与取证的要求。”该执法人员说。
老板娘向执法人员出示了一份早已过期的“营业执照”,执照上写着经营者的姓名为“符春荣”,发证机关是“湛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麻章分局”,组成形式为“家庭经营”,发证时间为“2002年5月24日”。
证照过期,产品主要流向周边大排档及乡镇
湛江麻章区康美食品酿造酱油厂与湛江麻章区银河酿造酱油厂一墙之隔。记者来到时,一辆装着几罐“金标生抽王”、“金标蚝油”和辣椒酱的小货车正准备开出。
“这些产品销往哪里?”记者问。
“麻章的大排档和一些乡镇。”老板娘说。
记者:“产量有多少?”
老板娘:“不多,有时候两三天送一次货。”
记者:“从事生产多长时间?”
老板娘:“10多年了。”
令执法人员感兴趣的是这几罐贴着“金标”牌的酱油产品。从标签上看,该产品的制造商有两个:广州旺百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和湛江康美食品酿造酱油厂。老板娘出示了一份标点和行文并不很规范的“广州旺百年食品(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授权书(广旺字第(036)号)”,上面写着:兹授权符春生先生;为本集团公司在广东省湛江康美食品酿造酱油厂合作旺百年品牌酱醋系列产品的经营;职务:经理,并履行守法经营职责。授权有效期两年:自二00四年三月一日至二00五年三月一日。
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在屋里找到一大包标有“广州旺百年食品有限公司监制”的“味极鲜调味汁”。老板娘说:“这是过去用的,现在不用了。”在一间卫生条件很差的房子里,记者看到了极其简陋的辣椒酱简易作坊,桌面上有秤,有勺,旁边搁着几个标有“甜蜜素”、“笨甲酸钠”、“益力味精”的麻袋。面对记者的采访,老板娘说:“你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我没什么好说的。”
从老板娘出示的卫生许可证看,该证发于2003年3月15日,没有任何年检标志,早已失效;出示的营业执照有效期由2004年5月11日至2008年5月11日,但从2006年开始未获验照,已属失效。
由于该厂涉嫌假冒商标,证照失效,属违法生产,执法人员依法扣押了该批酱油产品及封存了该厂新进的一台负压灌装机生产设备,待进一步调查处理。
分段管理监管难度大
虽然设备被封存,产品被扣押,但事情仍没有结束。质监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符氏兄弟从事酱油生产有10多年,自从2004年国家开始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后,湛江康美食品酿造酱油厂就被湛江市列为2005年第一批查处对象,当时发现该厂生产的酱油没有生产许可证,质监部门对此一直跟踪,去年,还对该厂进行了查封或者处罚。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明明是违法生产,为什么生产的产品能源源不断流入市场?质监局的同志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说:行政不作为不行,但不能乱作为。食品安全是一个新概念,从2004年起,规定食品安全由不同的部门分块分环节管理,生产加工环节由质监部门监管,市场流通环节由工商监管,消费餐饮环节由卫生部门监管,一家食品生产企业需执两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一照(营业执照)才能生产,而营业执照归工商部门监管,卫生许可证归卫生部门监管,生产许可证归质监部门监管。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交叉部分太多,很多问题涉及其他部门,不是单独某个部门可以解决。另一方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了“谁发证(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在检查过程中,即使某个部门发现了问题,也只能做职能内的事情,比如质监部门在生产环节发现问题,可以查封其设备,扣押成品,但无权吊销其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取缔一家违法食品生产企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哪个部门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单独执行,最后由‘人人管’,变成‘没人管’。”
另一个客观的原因是,这些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企业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甚至更偏远的地方,生产隐蔽,监管难度大。据了解,全市目前1584家食品加工企业,80%是家庭作坊;无证无照企业270个,绝大部分是家庭作坊。质监部门定期对这些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巡查、抽检,去年共巡查3878次,巡查密度为2.3%,今年一季度巡查959次,抽查790批次。小作坊抽检560多批次,有11宗移交稽查;重点监管企业100家,对28类食品进行抽查的结果表明,合格率为76%,整体合格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