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英语 » 专业词汇 » 正文

毒理学试验相关词汇术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06
核心提示:毒理学(toxicology)是从医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但近些年来,毒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各种有害因素,如核素、微波等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已不只限于化学物质。


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
即基于毒理学试验资料,化学物接触资料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等科学数据的分析,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对公众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发生损害效应的性质、强度、概率,确定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和相应的实际安全剂量,为管理部门制定和修正卫生标准,制定相应法规,确定污染治理的先后次序,评价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称为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risk)
又称危险性,是指按一定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接触有害因素和从事某种活动所引起的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例如疾病发生率、损伤发生率、死亡率等。

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
是危险度评价的定性阶段,目的是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产生损害作用,作用性质、强度。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dose – respons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是危险度评定的定量阶段。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外源化学物接触水平与有害效应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于危险度评价的人类资料往往很有限,常要用到动物试验的资料,而危险度评价最为关心的是处于低剂量接触的人群,这一接触水平往往低于动物试验观察的范围。这样需要有从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及从动物毒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的方法,这也构成了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的主要方面。由于将动物实验的毒理学资料外推到人存在着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从短时间向长时间外推,从小样本向大样本外推,特别是存在着种属差异这些不肯定因素,因此将动物实验毒理学资料外推时必须非常慎重,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就成为更重要、更关键的资料,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必须重视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类型不同,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可分为有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无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接触评定(exposure assessment)
接触评定要确定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的量及接触条件,是危险度评价中很重要部分。接触评定也是危险度评价中最不确定部分,人体可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如经口、经皮肤、经呼吸道等,在不同阶段,接触化学物的种类及量也不同,且接触往往是长期的,有许多接触需要靠历史资料来评估。

接触评定首先要确定化学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及人群的可能接触途径,然后估算出每种途径的接触量,再得出总的接触量。对于接触量的估算既要有一般人群,也要有特殊人群(高危险人群)的评价,对于不同接触情况的人群经常需要分别进行评定。接触评定主要靠对化学物的监测资料,在缺少足够的监测资料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行估计。人体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监测资料(接触生物学标志),可用于人群过去及现在接触情况的评定。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吸收进入体内或到靶器官的剂量,在危险度评价中基于生理学的毒代动力学模型可描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

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ation)
亦称危险度裁决(risk judgement),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一步。将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接触评定中进行的分析和所得结论综合在一起,对人体危险度的性质和大小做出估计,说明并讨论各阶段评价中的不肯定因素及各种证据的优缺点等为管理部门进行外源化学物的危险度管理提供依据。

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
指管理部门根据危险度评价结果,为控制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部门依据危险度评价的结果,综合技术、社会、经济及政治等因素,确定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制定允许限量标准,并据此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进行管理,如制定有关化学物的管理条例及化学物的各类卫生标准,限制高危险度化学品的生产使用,确定污染物的治理顺序及治理目标,提出治理方案,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等,在危险度管理过程中经常进行危险—效益分析,每一个减少危险度的措施都会伴随有经费的增加,必须考虑用增加经费或影响其他方面来求得“过度安全”是否值得。例如虽然有些化学物对人体可能造成一定得危害,但它们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没有相应更好的替代物质,在利弊分析基础上,可以容许在严格控制和管理条件下,把损害限制最小水平下可以使用。对人类危害大的,又可被替代的化学物,坚决禁止使用。

可接受危险度(acceptable risk)
是指公众及社会在精神及心理学方面对某种损害可以承受的危险度水平,就称为可接受危险度水平,例如,对于致癌性,一般认为接触某化学物终生所致癌的危险度在百万分之一(10-6)或以下就认为是可接受的,把这个危险度的发生概率10-6就认为是可接受危险度水平。

实际安全剂量(virtually safe dose,VSD)
相对应于可接受危险度水平的外源化学物所接触的剂量就称为实际安全剂量。

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
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并外推(extrapolation)在通常条件下接触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安全性(safety)
是机体在建议使用剂量和接触方式的情况下,该化学物不致引起损害作用的实际可靠性,即危险度达到可忽略的程度,称为具有安全性。

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
是以体重表达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以此量终生摄入无可测量的健康危险性(mg•kg-1,以60kg计)。

最高容许浓度(maximal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是指某一外来化学物可以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或在环境中存在而不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我国有车间空气中、大气中、水中有害物质的MAC标准,同一化学物在车间和在环境中的MAC也不相同。

可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intake,TI)
是由IPCS(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提出的,是指没有可估计的有害健康的危险性对一种物质终生摄入的容许量。取决于摄入途径,可用不同单位来表示(如空气mg/m3、食物mg•kg-1)。

允许残留量(allowable residue dose)
或称最大残留限值,是我国针对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农药对食品、蔬菜、水果等污染所限制的残留量的限值(mg•kg-1)。

参考剂量(reference dose, RfD)
由美国环保局(EPA)首先提出,用于非致癌物的危险度评价。RfD为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人群(包括敏感亚群)在终生接触该剂量水平化学物质的条件下,预期一生中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低至不能检出的程度。

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 BMD)
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通常为1%~10%)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区间的下限值。USEPA提出以BMD代替NOAEL(或LOAEL)来推导RfD。

卫生标准(health standard)
 卫生标准是从保护健康及环境出发,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它是国家颁布的卫生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卫生监督、卫生管理工作的根据。

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SF)
根据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提出安全限值时,为解决由动物实验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LD50/ED50,新药治疗指数大于5,可考虑进行下一步临床前实验研究。没有考虑最大有效量时的毒性和剂量-反应曲线斜率。

安全范围(safety margin)
LD01/ED99,主要用于单次给药。

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由于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不同,且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亦不相互干扰,从而表现为各化学物的各自毒效应,这种情况称为独立作用。

相加作用(additional joint effect)
几种化学物混合后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表现为各单一化学物分别产生毒效应强度之和。

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相继进入机体,表现出的毒效应强度大于各自单独作用之和。

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
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拮抗作用(ahtagonistic effect)
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强度低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称为拮抗作用,亦称为减毒作用。

室(compartment)
是毒物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其含义是假设机体是由一个或多个室组成,为有界空间,外来化学物随时间变化在其中运动。它不是解剖学部位或器官,也不是生理功能部位,而是理论的机体容积。

毒物动力学(toxicokinetics)
是利用数学方法研究外来化学物进入机体的生物转化和生物转运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过程。

速率过程(rate processes)
化学物浓度或剂量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
血液中化学物浓度与时间作图,其曲线下面积。单位为mg/L•h,μg/ml•min。它反应毒物吸收量。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外来化学物在机体的分布相当于血浆浓度时所占的体积。单位为ml/kg或L/kg。它不是真正的容积,而是根据血浆浓度推测的化学物分布状况。Vd=D/C或Vd=D0/C0。

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constant,Ke)
单位时间内体内毒物被清除的百分率。单位为h-1。Ke值越大,说明消除速率快。

清除率(clearance,CL)
单位时间内从机体清除的表观分布容积。单位为L/h•kg或ml/min•kg。

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化学物随胆汁排到肠道中重吸收经门静脉重新入肝的循环过程。

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未到体循环就在吸收部位或肝脏发生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Ⅲ相反应(phase Ⅲ biotransformation)
肠内菌丛的水解酶将由Ⅱ相反应后的结合物水解的反应。

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是指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与脂溶性间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称为脂水分配系数。

血气分配系数(blood/gas partit ion coefficient)
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平衡时,某气体在血液内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之比。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
亦称外来化学物,是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进入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它们既非机体的组成成分,亦非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又不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需的物质。

毒物(toxicant / poison)
在日常接触条件下,化学物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即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生化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称为毒物。

中毒(poisoning)
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效应谱(specryum of toxic effect)
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引起多种生物学变化,称为毒效应谱。如:机体对外源化学物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反应;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死亡。

适应(adaptation)
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抗性(resistance)
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机构改变,以至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

耐受(tolerance)
对个体是指获得对某种化学物毒作用的抗性,通常是早先暴露的结果,也用于在暴露前即具有高频率的抗性基因的群体。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
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
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得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也称之为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指一种毒物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无害;功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不产生毒性作用。

剂量(dose)
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毒物的量。

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
又称外剂量,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的剂量,可以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连续接触。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又称内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到达剂量(delivered dose)
又称靶剂量或生物有效剂量,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官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靶器官(target organ)
是指外来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外来化学物的靶器官。

绝对致死量(absolute lethal dose ,LD100)
指引起一群个体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是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所得。

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LD0)
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半数效应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
是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指标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半数毒效应剂量(median toxic effective dose,TD50)
指毒物引起机体某项指标产生50% 损害效应的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也称中毒阈剂量(toxic threshold level)或称最低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最现代先进的检测方法检测出某项灵敏指标发生轻微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 level,MNEL)
也称为未观察到作用剂量(no-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亦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 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目前认识水平,用最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指不同剂量的外来化学物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所表现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指不同剂量的外来化学物与其引起的质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
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Zac=LD50/Limac

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Zch=Limac/Limch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是指外来化学物经酶催化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促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失调而倾向于前者,导致可能的损害。

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
生物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受到过氧化,产生酸败的过程。

一般毒性(general toxicity)
是指外源化学物质在一定剂量、一定接触时间、一定接触方式下对实验动物产生综合毒效应的能力,亦称为基础毒性(basic toxicity)。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14天)内所发生的毒效应。

蓄积作用(accumulation)
机体多次接触外来化学毒物,当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和排泄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之为蓄积作用。

蓄积系数(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为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毒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之比值。

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
当机体多次反复接触化学毒物一定时间后,用最先进和最灵敏的分析方法也不能检测出这种化学物的体内存在形式,但能够出现慢性中毒现象,这种情况称之为功能蓄积。

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
当机体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一定时间后,用化学分析方法能够测得机体内存在该化学物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称之为物质蓄积。

变异(variation)
同一物种的个体间和历代间的种种差异。

突变(mutation)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并产生新的表型效应。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生物体内正常的代谢物或环境放射线自然本底和微量化学物皆能引起DNA损伤,它所导致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

诱变(induced mutation)
生物体在外界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超过自发突变频率的突变。

遗传毒物(genotoxic agent)
直接损伤DNA或产生其他遗传学改变而使基因和染色体发生改变的化学物,又称致突变物或诱变剂(mutagen)。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称为诱变作用(mutagenesis)。

直接诱变剂(direct-acting mutagen)
化学物原型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

间接诱变剂(indirect-acting mutagen)
化学物本身不能引起突变,必须在生物体内经过代谢活化才呈现致突变作用。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或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DNA受损不能在光镜下见到(0.2μm以内),只能以生长发育、生化、形态等表型(phenotype)改变来判断。

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
DNA序列上的某个碱基被其他碱基所取代。

转换(transition)
原来的嘌呤被另一种嘌呤置换,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种嘧啶置换。

颠换(transversion)
嘌呤与嘧啶碱基之间的置换。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在DNA某一位点插入或缺失一个或一个以上碱基,但不能为3或3的倍数。

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
碱基的三联密码常有几个密码子代表相同的遗传信息,即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如UUA、UUG、CUU、CUC、CUA、CUG均代表亮氨酸,如果UUA中的“A”被“G”置换,遗传信息的含义并未改变,所以这种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指碱基置换使密码子的碱基组成发生变化,使遗传信息的含义发生变化,如CUA中的“C”被“G”置换,则原来代表的亮氨酸变成了缬氨酸。根据碱基改变对蛋白质功能影响的大小,错义突变可分为三种:中性突变、渗漏突变、致死突变。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指某个碱基的突变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或肽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

整码突变(codon mutation)
又称密码子的插入或缺失,指在DNA链中增加或减少的碱基对为一个或几个密码子,此时基因产物多肽链中会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而此部位之后的氨基酸序列无改变。

正向突变(forward mutation)
导致基因产物正常功能丧失的突变。

回复突变(reverse mutation)
使基因产物的功能恢复的突变。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
DNA受损后发生染色体断裂或染色单体断裂的染色体结构改变。

染色单体型畸变(chromatid-type aberration)
组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仅一条受损。

染色体型畸变(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
组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受损。

断裂剂(clastogen)
致DNA链断裂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化学物。其作用称断裂作用(clastogenesis)。

S期依赖断裂剂(S-dependent clastogen)
拟紫外线断裂剂所致DNA单链断裂需经S期复制才显露出染色单体型畸变。

S期不依赖断裂剂(S-independent clastogen)
拟放射性断裂剂(radiomimetic clastogen)如在S期复制之后或G2期发生作用都可在中期相出现染色单体型畸变,而在G0和G1期作用,则经S期复制在中期相出现染色体型畸变,即能在细胞周期任何时作用产生染色体结构改变。

裂隙(gap)
染色单体上出现无染色质的区域小于或等于染色单体的宽度。

断裂(break)
染色单体上出现无染色质的区域大于染色单体的宽度。

断片(fragment)
染色体断裂后无着丝粒的部分。

缺失(deletion)
丢失有着丝粒的部分。分为末端缺失(ter del)和中间缺失(inter del)。

微小体(minute body)
比染色单体宽度小的断片,成圆点状。

无着丝粒环(acentric ring)
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片连在一起成环状。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
染色体两条臂均发生断裂,有着丝粒部分的两端连接起来形成环状。

双着丝点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
两条染色体断裂后,两个有着丝粒的节段重接。

倒位(invertion)
染色体片段被颠倒重接。

易位(translocation)
两条染色体同时或先后发生断裂后,互相交换染色体片段。大小相等称平衡易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

插入(insertion)
一条染色体的断片插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重复(duplication)
插入片段使染色体具有两段完成相同的节段。

辐射体(radial)
染色体间不平衡易位可形成三条臂或四条臂构型,称三辐射体(triradial)或四辐射体(quadriradial),有三个或多个染色体间的单体互换则形成复合射体(complex radial)。

基因组突变(genomic mutation)
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也称染色体数目畸变(numerical aberration)。

非整倍体化作用(aneuploidization)
使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的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化学物称非整倍体剂(aneugen)。

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
可提供甲基或乙基等烷基而与DNA发生共价结合的化学物。

化学致癌(chemical carcinogenesis)
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直接致癌物(direct-acting carcinogen)
本身就有反应活性,不需要代谢活化的致癌物或能自发形成亲电子剂的致癌物。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non-genotoxic carcinogens)
不与DNA反应,间接影响DNA并改变基因组导致细胞癌变,或通过促长作用、增强作用导致癌的发展。

引发剂(initiator)
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又称启动剂。

促长剂(promotor)
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以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进展剂(progressor)
作用于促长阶段的细胞转变成进展期的化学物。

完成致癌物(complete carcinogen)
兼有引发剂、促长剂和进展剂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助癌物(cocarcinogen)
本身无致癌性,在致癌物之前后同时应用可显著增加肿瘤发生。

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toxicity)
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的损害和对后代的有害影响。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
在到达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包括在胚期和胎期诱发或显示的影响,以及在出生后诱发和显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发育生物体死亡(death of the developing organism)
生长改变(altered growth)即生长迟缓(growth retardation)
功能缺陷(functional deficiency)
结构异常(structural abnormality)

致畸性(teratogenicity)
化学物在胚胎发育期间引起永久的结构与功能异常的性质。

致畸物(teratogen)
出生前接触,诱发永久的结构与功能异常的化学物。

胚体毒性(embryotoxicity)
化学物作用于妊娠早期,对胚体发育产生损害作用。

胎盘毒性(placental toxicity)
化学物对胎盘造成损伤,改变胎盘血流量,降低胎盘对营养物质的转运,特异地干扰胎盘功能。

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
化学物对孕母产生的损害作用,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即器官形成期(organogenesis period),胚胎从着床到继发腭闭合对化学物最敏感。

迟发性神经毒性(delayed neurotoxicity)
中毒症状发生后约8~14天,再出现持久的神经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弛缓性麻痹或轻瘫,而后出现脊髓损伤体征。

更多翻译详细信息请点击:http://www.trans1.cn
编辑:foodtrans

 
[ 网刊订阅 ]  [ 专业英语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分享:

 

 
推荐图文
推荐专业英语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07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4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