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电竞
雷竞技电竞
服务号
Baidu
map
第四章 主要粮油的贮藏保管技术
第一节 稻谷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 稻谷的特点
稻谷外表包围着一层坚硬的外壳,有良好的保护功能。在一定温度下,可以阻止虫霉的危害,也能抵抗外界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在含水量和杂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它比其他粮食要好保管些。
稻谷的后熟期短,尤其是籼稻,无明显的后熟作用,具有良好的发芽能力,发芽所要求的水分低(25%就可发芽)。因此,稻谷很易发芽、霉烂。在保管时,应防止稻谷受雨、受潮、结露等不利的因素发生。
稻谷不耐高温,经过夏天,往往明显陈化,粘性降低,发芽率也下降,就这一点来讲,籼稻比粳稻稳定,糯稻最不稳定,因而糯稻也最不好保管。
稻谷遇上气候骤冷骤热,米粒表面易产生裂纹,俗称“爆腰”。加工时,出米率下降,碎米多,品质差。
早、中稻收割较早,收割时温度较高,晒粮不成问题,稻谷含水份一般很低,保管也容易一些。而晚稻收割时,气温已下降,晒粮较困难,稻谷含水量普遍较高,保管也相应困难。
二、保管方法
根据稻谷的特点,应采取以降水份为主的保管措施。
1. 及时整晒
收割稻谷时,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抓紧时间及时整晒扬净,使水份和杂质都符合安全贮藏的要求(见附表3),要做长期贮藏时,水份要相应再降低0.5—1%,若发现稻谷受潮、结露、霉烂等,要立即翻晒。
2. 加强通风,防止结露、发热、霉变
早、中稻稻谷入仓后,最易出现粮囤表面结露、发热和霉变等不良现象。防止的方法是:打开门窗,适当通风,经常翻动推面,使粮温下降到15℃左右。同时,用塑料膜封闭,实行低氧保管,控制粮温上升,也能防止结露、发热和霉变。
3. 晚稻加强田间晾晒
晚稻收获时气温低,阴雨绵绵,因此加强田间晾晒,隆低水份是很经济有效的重要措施。
(1) 铺晒:选择天气良好的日子收割,将割下来的稻把,依次放在田间,晴天可晾晒4—5天。若遇上阴雨,应立即收拢打堆或脱粒。
(2) 捆晒:把稻把捆成大把捆子,穗子向上,在田边岸头站晒。
(3) 堆晒:用麦秆或稻草铺在下面,将稻穗交叉分两边或一边,成堆晾晒。
(4) 挂晒:把稻把拴成小捆或小把,挂起来晾晒,这方法脱水最快。
第二节 小麦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 小麦的特点
1. 小麦后熟期长。大多品种的后熟期为两个月左右。因此,收获后不会很快发芽。红皮硬质小麦较白皮软质小麦的后期长。后熟长的小麦,生命力旺,但易发热、出汗、发霉等。
2. 吸湿性强。小麦的表皮较薄,组织松软,因此吸湿性强。红皮硬质小麦较白皮软质小麦的吸湿性更强。
3. 耐高温。含水量高于17%的小麦,粮温可升高到46℃;含水量低于17%的小麦,粮温可升高到54℃,在此温度下短时期内小麦不会丧失发芽力,反而使面粉品质有所提高,做成的馒头,松软膨大,面筋好。
因此,小麦虽不象稻谷那样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但其品质稳定性比稻谷强。
二、 保管方法
1. 热入仓:选择夏季高温天气,上午十点左右,太阳已把晒坝和晒具的水分晒干并发烫时,再将小麦摊于晒坝上或晒具上,不断翻动,让小麦均匀地晒干,同时分两次将小麦打成垅堆,使下层也晒热后再摊开,反复两次即可。到下午2点左右,粮温可达45℃以上,水份降到13%以下,便趁热收拢,进仓封闭,使小麦在半个月内保持在40℃左右,这样可杀虫灭菌,又可增加小麦贮藏的稳定性。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粮仓、装具,其它工具、压盖物等要事先消毒,并充分干燥,否则粮食表层就会结露。
2. 缺氧贮藏
小麦的后熟期长,生命力旺盛,因此若用塑料膜把新收的小麦密封起来,使其不透气,经一个月左右,氧气浓度就会降到原来的5%左右,这样可以加速仓虫的死亡。
大麦和青稞的保管方法与小麦相似,大麦的工业利用价值大,能制造啤酒、酒精。应保持较好的发芽力,因此高温不能太长,且最好别封闭保存。青稞主产于低温区,应利用低温特点,加强低温保管。
第三节 玉米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 玉米的特点
玉米胚很大,约占玉米粒体积的三分之一,重量的10—12%。玉米胚的吸湿性强,呼吸旺盛,呼吸作用比小麦强8— 11倍。容易酸败、变苦、也易寄附微生物而发生霉变。此外,新收的玉米水份大,成熟度不均,收获时水分多半在20—30%,因此,玉米有“黄老虎”之称,就是说,玉米最难保管。
二、 保管方法
1.带穗贮藏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玉米粒的通气,使玉米更为干燥,改善玉米的成色。另外,干燥初期,玉米穗蕊的营养仍继续输送到严玉米粒内,促进后熟,利于贮藏。贮藏量不多时,可将苞叶剥开(但不扯完,留蒂端一部分),将几个玉米重拴扎在一起,悬挂在屋内的横梁和钩子上贮存。也可以用一尺左右的竹杆划成数小根,分别插入玉米穗(脱苞叶)蕊中,然后再挂在横悬的竹杆上。到播种前10—12天,取下脱粒用于播种,贮藏量大时可先用高粱秆或玉米秆在场头搭成玉米穗篓,底部铺上草秆蒿等架空隔潮,把玉米穗去掉苞叶后堆在上面。装一层玉米穗,应另装横放或竖立的通风笼,顶部用谷麦秆等遮好,防止雨水进入堆中,影响玉米的贮藏,篓的四周各栽一根竹杆或木桩再用绳子(草绳或麻绳)捆住,以防倒塌。
2 .玉米粒贮藏保管
玉米粒干燥后,水份降至13%以下,可以在仓内散热贮或围贮,堆高应以3公尺为宜。新玉米入库大约一个月后或秋冬交替时,应翻晒一次,或通风倒翻一次以降低水份和散发湿、热,防止霉变。干燥的玉米,当温度在30℃以下,可以安全度过夏天。
玉米粉很难长期保管,因此要随吃随磨,不能盲目加工,以免积压过多,影响品质。
?
第四节 高粱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高粱的特点
高梁的种皮含有单宁,有防霉作用,另一方面,高粱收获时,容易混杂皮壳、茎叶,这不但吸湿,且易堵塞粮堆孔隙,导致通风不良,湿、热气又不能散去,常导致高梁发热、霉变。
二、保管方法
高梁的保管方法与小麦相反,小麦要求热入仓而高梁要求冷进仓,否则的话,高梁就会产生“回热”现象,即入仓不久又发热。具体方法是:晒干高粱(含水13%),扬净,待冷应凉后再进仓保藏,冬季可通风、冷冻,开春后又加盖密闭,低温保管,以安全度夏。
第五节 谷子(粟)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谷子的特点
谷子外被有坚硬的外壳,有防虫和防霉作用,同时,谷子耐热性好,曝晒后,对加工米质无任何影响,因此,谷子很好保管,正如常言道:“陈谷子,烂芝麻”。
但是,谷子往往含杂质和不熟粒较多,粮堆内孔隙小,当水分含量高时,粮堆内的湿、热气不易散开,而且导致发热霉变。
二、保管方法
谷子收获后,及时晒干,降低水分(12.5%以下),同时清除杂质和不熟粒,入仓后,要注意通风防湿,进行低氧密闭保管,如遇反潮,要及时作晾晒处理。
第六节 大豆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大豆的特点
大豆又称黄豆,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含水量不高,但其水份都集中在非脂肪部份,导致这一部分含水量很多。当大豆含水量为12%时,非脂肪部份的含水量为14.5%,大豆的发芽孔很大,种皮和子叶之间较大的空隙,吸湿性强,夏季温度高,易变色、变味。高温、高湿可促使发芽率下降。
二、保管方法
保管大豆最关健的是保持低温和干燥。
大豆脱粒后,要及时晾晒,将水份降至13%以下。整晒大豆时,要尽量避免日光曝晒,防止种皮开裂。晒干后要凉透才能入仓贮藏。入仓后,要注意通风,散热解湿。天冷后,趁晴天翻包冷冻或通风冷冻一次,并在豆堆上加压盖物,采用干燥的麻袋并密封以保持低温。
大豆晒干的方法。包括带荚晒干、脱粒后再晒或烘干等。带荚晒干有利保护大豆光泽和防止(延缓或减轻)大豆走油。
第七节 蚕豆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蚕豆的特性
蚕豆粒内含有多酚氧化物和酪氨酸等物质。在空气、水份、温度的综合作用下,容易发生变色,常称“褐色”,另一方面,在贮藏期间有蚕豆象为害,虫蛀率达45%以上。
二、保管方法
保管蚕豆的技术关键是保持蚕豆处于低温干燥,以防止蚕豆“褐变”及蚕豆象的为害。
1. 拌壳保管
蚕豆水份降至13%以下后,用新鲜、干燥的麦壳,按蚕豆与麦壳以1:2的比例拌合均匀,入仓密闭贮藏。仓库底和蚕豆面上均用厚30公分的麦壳铺一层,每次检查或取用后,应把面层的麦壳盖好。
2. 糠豆夹层保管
仓底先铺一层麦糠(30公分),再放17公分厚的干燥蚕豆,以后每铺6公分麦糠,就放17公分厚的蚕豆,到一定高度后,加盖一层厚20公分的麦糠,封闭保管。
3. 豆麦混合保管
时值伏天,将小麦和蚕豆混在一起薄摊,勤翻,做到晒透,晒干,温度达46℃,水分降至12%以下,趁热入仓(保证豆麦比为1:2),面上用麻袋压盖,密封一月后揭开压盖物,散发热气。
附:豌豆的保管
豌豆只受豌豆象的危害,只要在收获后,借助烈日曝晒至干,可杀死豆内的虫子,免受为害,用豆麦混合趁热入仓密封保管,效果良好。
保管方法:先将豌豆与小麦同晒,趁热把豌豆倒入小囤,或包起来,其外再套大囤,大屯内装小麦,即把豌豆贮藏在小麦中间,这样混贮对小麦、豌豆的保管都有利。
第八节 甘薯(红苕)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 薯的特点
甘薯又称红苕、白薯等。它具有皮薄,肉质脆嫩,含水量高达70%、糖分多(达5—10%)、怕热、怕冷、怕湿、怕受闷等特点。温度低于9℃时易受冻害,高于16℃易发芽,受伤的薯块极易感染病菌,发生大量烂薯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甘薯最难保管,常言道:“甘薯多收不多食”,就是这个道理。
二、甘薯保管方法
1. 围囤贮藏
用围席打成圆囤,囤底用塑料薄膜铺一层,超过围席边。在薄膜上铺3-4寸厚的麦壳或谷壳,放一层红苕,再铺一层糠(麦壳、谷壳),直到把囤放满,最后在其中插一支温度计,以随时检查堆温。当堆温高于17℃时要敞盖通风降温,低至10℃以下后封盖。要注意的是,堆四周要用谷壳,麦壳保温。堆在室内、室外均可,在室外要注意雨水淋湿和低温,室内要注意通风,最好放在屋角处,又不靠墙基,以免鼠害,所用谷壳、麦壳最好是干燥新鲜的,用过的谷壳必须翻晒、消毒,以免传染病菌。有伤口的甘薯不入藏。
2. 窖藏
(1)窖藏标准
贮藏前期(入窖开始至大雪)排湿散热;中期(大雪至立春)防冻,注意调气;后期(立春至出窖)要调温调湿,防止失水、空心或大量发芽。只要符合这些标准,屋窖、地窖、岩窖、防空洞窖均可。
(2)入窖前处理
甘薯入窖前, 要检查窖有无积水或潮湿,要求窖要干燥和通风良好,不漏雨水,不浸水。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杀虫灭菌。方法是:用石灰浆涂刷窖壁,或用福尔马林1斤加水50斤喷哂,也可以用艾蒿熏烧。若是旧窖,应先将窖的四壁旧土铲掉再消毒。入窖的甘薯要经过精选,选用无伤口、无虫蛀、无病斑的。入窖时可用托布津等杀菌剂浸泡消毒。方法是,一斤托布津兑1000斤水,可浸一万斤甘薯,将精选的甘薯用竹筐装起浸入配好的药液中,以浸湿为准。取出滤水数秒钟,待无水流下即可入窖。
(3)检查方法
甘薯入窖后,温度低于9℃应设法用谷壳等物保温,高于17℃时要敝开封盖通风降温,水份太重,窖内有水滴悬挂时,或红苕已见湿面时,要用干谷壳或干谷草作吸湿排水、排水汽工作。
3. 大屋窖保管
大屋窖是一种新型保管鲜薯的技术。鲜薯入窖后立即进行高温处理,能有效的抑制黑斑病菌的发生和流行。实践证明,大屋窖贮薯存量大,效果好,轻度损伤的薯块能迅速的愈合,病腐率显著降低,薯块作种时发芽快、出苗齐、长势好。因此,大屋窖最适合大量贮存鲜薯。
(1)大屋窖的建造技术
选择干燥地方,建成地上或半地下土屋(即大屋窖),并设炉灶加温(如图3)。建造大屋窖要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要求墙身厚、屋顶厚、结构严密,在前后窖墙上对开通风墙,前墙及后墙上各开一门,具有良好的通风密闭性能。炉灶做在一端山墙边,暗火道从窖内地坪下通过,烟囱设在另一端山墙边。窖墙打干垒,屋顶用草泥封盖。
(2)入窖技术
鲜薯入窖时,窖底应用木料架高难度15—20公分,并铺垫竹席、竹帘、干草等物,然后堆放薯块。薯堆需要离开地下暗火道60公分左右,四周不能靠墙,留10公分的空隙并填塞薯入窖要集中,一般要求2—3天装完,最多不过5天。薯堆高度一般应低于窗户下沿15公分左右。
(3)加温技术
鲜薯入窖完毕,点燃炉灶预热3—4小时后,然后将门窗封严,再用大火猛烧。要求在15小时以内,使薯堆表层温度上升到38℃—40℃,(不能超过40℃),下层温度为36℃—38℃,上层温度已达40℃而在中、下层未达到要求时,可暂时停火,使上下温度对流,趋于平衡再加火,直至上、下层温度达到要求时再停火。保持这个温度4天4夜,即可抑制黑斑病菌发生。如这4天内温度下降,可用小火细烧,以保持所要求的温度。处理完毕,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散热,争取在一天内把窖温降至15℃左右,然后将门窗关闭进行长期保管。保管过程中如果窖温降至10℃以下,要烧火加温,最好使窖温长期保持在12—15℃之间。
第九节 甘薯(干)片的保管技术
一、甘薯干的特点
1. 组织疏松,营养物质外露,含糖多,味甜,利于虫霉繁殖,也易踏碎弄脏,降低食用品质。
2. 堆放空隙大,占仓容比小麦、玉米多一倍以上。
3. 吸湿性强、吸湿速度快。
二、保管方法
1. 清洁消毒
保管甘薯片的仓库、装具必须彻底清洁消毒,以免虫霉感染,然后将水分调至为13%以下,才能入仓贮藏。入仓时,尽量压紧,少留空隙。
2. 压盖封闭
甘薯片入仓后,上面用麻袋或席子铺盖。再用干沙子或稻壳压盖,门窗用纸糊封,留一个窗门进去,四周还可以用干草或干谷壳、麦糠围住,保持温度。以后每1—2周检查一次,发现仓内湿度过高,可在晴天打开窗门,通风散热。
第十节 马铃薯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马铃薯的特点
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蛋。它具有皮薄肉嫩、含水量高达75%、易碰撞损坏、多病害、多腐烂、易冻伤、易发芽(发芽的马铃薯有毒)、空气干燥时失水快、易皱缩、空气潮湿时又易发汗而大量腐烂等特点。
二、 保管方法
1. 地窖的选择和处理
地窖应选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土质好的地方,装薯前一周,应把地薯打扫干净,敞开窖盖,让阳光照射散发湿气。
2.收获及入窖前的处理
在霜冻前,当大部分黄叶由绿变枯萎时薯块已发硬,即可收获。收获的薯块不能在田间过夜,先在阴凉通风处,临时堆放几天后,再转入地窖内长期贮藏,不可日光晒,因为日光照射会增加毒素的形成,影响食用安全。
3. 入窖后的管理
马铃薯入窖后,门窗不能马上封严,应敞盖透风,若遇雨天或寒潮,可临时封闭。受伤薯块,通风保管20天后,伤口愈合。入冬后,要求严密封盖,使温度保持在3℃左右,低于2℃要升温,高于4℃要通风降温,春暖以后,白天开盖,通风散热散气,夜间关闭封盖,以防寒气侵入。入夏后则白天关严,夜间开盖通风,这样可以安全保管一年。要注意的事:开盖下窖前应先检查是否缺氧,不要盲目下窖,以免出事故,若用打火机或木柴点火不燃,说明窖内缺氧,则不能立即下窖。
第十一节 花生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 花生的特点
花生包括花生果(带壳)和花生仁,贮藏稳定性以花生果为好,但花生果比花生仁多二倍半的仓容。花生仁种皮薄,含油量高(40—50%),不宜在烈日下曝晒,以免发生走油、变色、起皱等现象,收获花生时值晚秋,温低雨多,导致花生原始水份高达40%左右,因此,晾晒不及时,易发生霉烂、发芽和冻害。
二、 保管方法
1. 花生果的保管
若花生果的水份低于9%,可长期贮藏。冬季空气湿度低于15%时,花生果可在小露天囤贮存,次年晚春转入仓内保管。
2. 花生仁的保管
(1) 保持干燥。先把花生果干燥后再脱壳,使花生仁的水份保持8%左右,以便长期贮藏,如超过10%的水份就不能贮存,要及时摊晾。
(2) 保持低温。水分低于8%,在20℃以下可长期贮存,温度高了,会产生哈味。
(3) 密闭保管。在3月份,气温在5℃以下时,开始密闭(压盖或套囤均可),防止虫霉感染和外界温湿的影响,确保安全度夏。
第十二节 油菜籽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 油菜籽的特点
油菜籽皮薄,粒细,胚成熟早,后熟期短,在植株上即能生芽,尤其是刚收获的潮湿菜籽,水分高,最易霉变、发芽。
二、保管方法
1. 及时晾晒
油菜籽贮藏的安全含水分为8%。在高温季节,水分高于10%,就开始结块,12%以上就霉变结饼。因此,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先带秆全面晒一遍,脱粒后除去大部分杂质,再选择晴朗天气曝晒。注意薄摊翻,晒干晒匀,摊晾冷后入仓,不要热进仓,以免降低出油率。
2. 缺氧密闭贮存
若收获时遇连续阴雨,不能及时晾晒,就将潮湿油菜籽放入水缸、土瓮、石柜、水泥池等装具中,用塑料薄膜加以封严,使其不漏气,可使含水分为20%的油菜籽保存半个月,水分25%的油菜籽保存10天,不发热霉变,待天气转晴后,立即开封晾晒。
第十三节 粮油种子的贮藏保管技术
一、粮油种子贮藏的特殊要求
粮油是种子延续和繁衍的基础。因此,种用种子的贮藏比一般食用、饲料粮食要求更高,除了要求不发热、不发霉、不虫蛀、不受鼠雀为害外,还要保持种子良好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品种纯度,延缓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其寿命。
二、影响种子发芽的原因
种子发芽力的丧失和降低,主要是由于收割、脱粒、晾晒以及保管不当所造成。当种子发芽率低于50—60%以下时,就不能作为种子。归纳起来,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具体原因大致有:
1. 发热霉变
收割后未及时脱粒的种子,又因堆放不当;或已脱粒的潮湿粮油种子保管不善;或干燥的种子由于装具、粮仓铺垫不好、管理不当、受潮漏雨等而导致发热霉变,降低了发芽力。
2. 虫害
害虫和害螨蛀食种子的胚部或胚乳部分,都会使种子发芽力丧失或降低。
3. 损伤
在收获脱粒和清理装运过程中,由于机械损伤使胚和种皮破裂,种子发芽力也会降低。
4. 缺氧
在不通气种子水份高和氧气不足时,由于种子进行无氧呼吸,导致种子的细胞死亡,从而降低了发芽率。
5. 时冷时热
无论是晾晒或保管过程中种子受暴热暴冷均会使发芽率下降。
6. 烘干
在不能进行自然干燥时,为了降低种子水份,就使用烘干技术(如炕干等),这时如加温过高、过急,或受热不匀,都能降低种子发芽率
7. 衰老
种子是有生命的,寿命也有一定年限(见表2),若保管时间过长会逐渐衰老,降低发芽力。
三、 农户贮藏种子的“四不要”
1. 不要使种子受潮
各种种子晒干后,要将贮藏工具放在干燥的房间里,房屋内要防潮防漏,在种子袋的周围撒些干净木灰或石灰等吸湿性强的物质,确保种子含水量稳定在14%以下。
2. 不要用塑料袋装贮
保证种子发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不能停止种子的呼吸。塑料袋不透气,隔绝种子呼吸需要的氧气,迫使种子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种子窒息而死。另外,种子呼出的水份散发不出去,导致种子发热、霉变。
3. 不要在高温下贮藏
低温下保藏种子,不但可以防止病虫为害,而且可以延长种子寿命。据实验,温度每降低5℃,其寿命就延长了一倍。水份在15—14%的种子,在低温下不会受冻害。最好的办法将种子贮存在21℃以下。
4. 不要与化肥堆放在一起
农用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氢铵等极不稳定,在常温下就会分解出氨气,与室内的水蒸汽结合,生成碱性的氢氧化铵,促使种子胚芽中的蛋白质变化,造成种子死亡丧失发芽力。
四、粮油种子保管的一般方法
1. 除杂精选种子
保持种子的纯度和净度,是贮藏好种子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收获时先要块选和穗选,有过病害袭击的种子还要进行粒选。做到单收、单打、单藏、彻底去杂。总之,在收、打、运、晒各环节都要注意防止混杂和病虫感染。
2. 及时晾晒
收获后的种子,要抓紧时机,趁早晒干,晾晒时,场地、晒具都要干净,勤翻动,动作要轻,防止损伤胚芽或破壳。种子不能进热仓,摊凉进仓为好。要特别注意的是种子水份比食用、饲用的要求更严格(见表3)。只有当水分降到安全水份以下时,方能收藏。
3. 适时通风密闭
种子以通风贮藏为主,粮温低的干燥种子,可以密闭保管,以增加贮藏稳定性。一般来说,外界温度高时,以密闭为主;外界湿度低时,以通风为主。高温、高湿会使其发芽率下降(见表4)。
4. 防治虫害
贮藏种子的粮仓、装具等,一定要严格消毒处理,并做好防范隔离工作,防止害虫感染。如已感染了害虫,由于种子不直接食用或饲用,因此,可采取化学药剂处理。如磷化铝等,但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粳稻14%、大麦、玉米13.5%、大豆13%、籼稻、小麦、高粱、绿豆12.5%、棉籽11%、花生9%、油菜籽8%、芝麻7.5 z%。附:蔬菜种子的感官检验及保管技术
一、蔬菜种子的感官检验
蔬菜种类和品种繁多,其种子适于贮藏的年限也有限,一般葱、韭菜类为一年,叶菜和豆菜类为二年,茄果和瓜类为三年。为了保持其发芽力,掌握其新陈优劣,在贮藏中要经常进行感官检验。现分述如下:
蔬菜种子的感官检查,就是用眼看、手摸、牙咬、鼻闻、耳听、口尝等来签别种子的陈新劣优。这些方法是有经验的老农常用的方法。主要标准是:
十字花科(白菜、萝卜、甘蓝等)新籽粒,种皮表面光滑,用手指压成饼不碎,子叶黄绿色,油脂较多;陈籽粒表面发暗,手指甲压籽易碎,子叶深黄色,有“哈喇油”味。
瓜类蔬菜,新籽粒黄绿色,油脂多,有香味;陈籽粒深黄色,有“哈喇油”味。黄瓜新籽粒,表面白色光滑、尖端毛刺较尖;;陈籽粒表皮上有黄斑,无光泽,顶端刺发钝。
大葱,新籽粒表面光滑,手插入袋中比较爽滑,反之是陈籽粒。韭菜,新籽粒表皮褶皱光暗面明显;陈籽粒表皮灰暗,上面有一层“白霜”。
茄科蔬菜,新籽粒为乳黄色,发光;陈籽粒土黄色、发红。用牙咬种子,新籽粒易咬住。辣椒新籽粒辣味大,陈籽粒辣味小。
芹菜新籽粒土黄色,香味浓;陈籽粒色较深,味淡。胡萝卜,新籽粒白色;陈籽粒深黄色。
菠菜,新籽粒黄绿色;陈籽粒土黄色。
豆类蔬菜,新籽粒色泽光亮,脐白色,牙咬较硬,落地音实;陈籽粒色暗,脐黄色,落地空响。
二、蔬菜种子的贮藏保管技术
蔬菜种子适宜于在干燥低温条件下贮藏,安全水份为9%,如果水份在4—14%,每降低1%的水份,其寿命延长一倍。
种子收获后,首先要充分晾晒,达到安全水份后(用手摸有响声),把瘪粒、砂土、杂质等除去,使种子纯净后方能收藏。晒种子最好选晴而干燥的天气,不要在中午曝晒,尤其是小粒种子,应在下午两点后才开始晒。晒干冷凉后装入纸袋或布袋内(绝不能用塑料袋),并贴上标签,写明品种和采收年月,放在通风干燥处。温度最好不超过20℃,相对湿度维持在70%以下。若种子少,可用瓦罐贮藏,方法是:在罐里放一些整块的生石灰或草木灰,再将装有种子的小袋放在罐中,最后用布盖好扎紧贮藏。在这种条件下,若温度为8℃、水分为8%,可贮五年后保证发芽率为99%。
在播种前,也要进行晒种,这样可以杀死种子外部的各种病菌,提高种子雷竞技百科 和发芽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