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首先发现了低聚果糖是双歧杆菌生长的促进因子,然后进一步发现异麦芽低聚糖、低聚半乳糖、棉籽糖等多种低聚糖能被人体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有益细菌)利用而不能被产气荚膜杆菌(有害细菌)利用。
大豆图片
大豆低聚糖主要是水苏糖和棉籽糖,它们占大豆籽粒重的3.2%左右,水苏糖是四糖,棉籽糖是三糖,它们均属于半乳糖类的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使用大豆分离蛋白时的乳清水或浓缩蛋白时的萃取水作为原料,经过加热浓缩,使其中低分子量蛋白质析出,过滤除去蛋白质和不溶物,用活性炭脱色后再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脱盐,再进一步浓缩即可制得含大豆低聚糖为25%左右的糖浆,也可以进一步浓缩并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产品。由于大豆中含有约4%的蔗糖、1.5%果糖和葡萄糖,因此要制取高纯度的大豆低聚糖,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是不合理也没有必要的。低聚糖的品种较多,如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都有产品供应市场,它们是低聚糖的有力竞争者。
目前大豆低聚糖的生产技术是成熟的,主要问题是开拓它的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