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质量资讯 >> 质量相关 >> 质量新人,如何提升对质量的掌控力

质量新人,如何提升对质量的掌控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22  来源:制造质量
核心提示:质量管理是一种致力于“符合要求和超越顾客期望”的管理活动。它需要一种专业的管理技术。这种技术以“质量”本身为研究对象。
       质量管理是一种致力于“符合要求和超越顾客期望”的管理活动。它需要一种专业的管理技术。这种技术以“质量”本身为研究对象。
 
       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缓慢,难以给人以常规技术的“学无止境”的感觉;同时人人似乎都略知一二,而不像电路设计之类的专业技术,因“隔行如隔山”而令外行感到深奥,所以大众也不易于理解其专业性。
 
       另外,很多质量工作者受限于自身对具体产品技术的不足,以及管理权限的不足,而止于抱怨,不思进取,无所作为。
 
       于是,在许多公司中,质量管理往往处于尴尬的地位,质量工作者也易于迷茫转行。
 
       质量管理的专业性,其价值在于对“质量”的掌控力,是那种不执着于具体行业,而追求把事情做得完美的人的理想职业,是一种大有可为、大有前途的职业。
 
 
一、认识品管的“品”和“管”
 
品,即品鉴,即质量检验,就是鉴定产品的质量;
 
        管,即质量管理,就是搭建并维护一个专业的管理框架,以使质量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得到保证。
 
        有的公司品、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主导,有的公司则合而为一。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1、“品”的工作:
 
(1) 准确地识别用户需求和期望,恰当地评估标准。
 
(2) 组织有可信度的检验。这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培训员工,含一线检验员,领班,QE技术员,QE工程师。
 
组织常规检验,包含IPQC&FQA&IQC&OQC,及其结果的处理。
 
        组织试验。包括例行试验以及技术研究型的试验,及其结果的处理。
 
组织对新产品的设计质量确认,及其结果的处理。
 
“品”与其他工作的区别:
 
        对于一线员工而言,所需的技能较为复杂,并且需要较为敏锐的观察力;对于质量工程师而言,质量检验主要是一项管理工作,即组织并确保一线员工规范地检验和判定。
 
        本质上,这项工作与生产管理无实质性的区别,重点是通过管好人来做好事情。“品”没有体现品管的专业性,但体现了分工的专门性。
 
2、“管”的工作:
 
(1) 核查和监督各个与质量相关的环节的运行,确保按照质量管理原则的框架运行。如内部质量审核。
 
(2) 参与各类具体质量事务的处理,在过程中规范大家按照符合质量管理原则的方式来工作。如组织QCC。
 
(3) 运用统计工具,提出质量改进点,并对所提出的问题实施闭环管理,如8D推动问题的解决。
 
        “管”体现了品管的专业性。理论上讲来,如果各部门都能懂得质量管理的原则,并严格按其执行,不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就质量这个指标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所谓“无为而治”的状态。
 
3、品管的专业性
 
        但是,一般的人并不完全懂得质量管理的原则,或者即使懂得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严格遵照执行。
 
       品管的专业性即体现在对质量管理原理的透彻理解、娴熟运用以及严格推行。
 
       “质量”一词可谓妇孺皆知,于是往往人们都自以为理解它,并在处理具体事务时,都有一套想当然的把握质量的方法,这种现状大大削弱了人们对于质量管理专业性的认识。
 
       然而,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人们很难全面地懂得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没有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的组织,往往就会疲于应付顾客投诉甚至高频率的退货,并背负居高不下的质量成本。
 
       “质量”一词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稳定性,相应地,质量管理的原则也是普遍适用的准则,是纲领。
 
       正因为如此,质量管理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它并不像具体的产品技术(比如电路设计)那样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以至于总是有新东西可学。
 
       好比战争所用的武器、侦查技术等等,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但带兵打仗的原则,两千多年以来似乎并无太多实质性的变化。
 
       质量管理的原理并不多,但不同的人理解的深度和融会贯通的水平千差万别。就像同样的一部《孙子兵法》,懂得运用的人和将其奉为教条的人,战功判若云泥。
 
 
二、质量人的职业认同感
 
       那些受过劣质产品伤害,渴望在质量管理上有所作为的人是最适合此工作的人。然而,大多数人往往是因为其他的因素,走向质量管理的道路的。
 
       由于质量管理的特殊性,一般人们较难理解品管的工作价值;所以,要使这些并非一开始以质量管理为职业目标的人,能相对稳定地工作乃至有所成就,管理者应采取一些方法,帮助员工领会到此工作的魅力。
 
1、理解品管工作价值的方法
 
       (1) 帮助员工懂得基本的质量管理的知识,建立起对工作结果的掌控力。这是通过内在的成就感来留人。
 
       对其工作价值(专业性以及成绩)给予必要的认可,包括适当的回报。这是从外界来强化其工作认同感。
 
       (2) 多与员工交流,培养上下级的感情,以及培养员工对于工作本身的感情,并根据员工的具体想法和倾向而加以干预。在沟通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员工的职业精神。
 
       (3) 帮助其明白工作的内涵:以专业知识结合具体的数据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实施以解决工作中预见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所谓能力就是能把工作做好。高水平的质量管理同所有其他的知识性工作一样,需要并反映着很强的能力,只有高水平的人才能做得到。
 
       质量工作者不应狭隘地认为只有产品技术才是技术,才具有专业性,或认为那些有职位的管理才是管理。
 
       应明白工作,尤其是知识性工作,只有分工不同,各自的专门领域不同,工作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有区分的是人本身。
 
      甚至可以认为,一个真正的质量管理专家,有能力胜任任何其他的管理工作,因为管理就是要带领员工达成目标,达成目标就是“满足要求并超越期望”,而这正是质量管理研究的事情。
 
       (4) 对优秀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加薪、升职等机会,使其承担更大的责任,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建立更好的基础,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2、培养新人的方法
 
结合“以终为始”的高效能原则,培养新人,应按照如下步骤安排:
 
(1) 一开始就宣导和严格要求,按照9步工作法工作:
 
接受任务,快速响应;
 
分清轻重缓急;
 
设定任务的起止时间;
 
制定计划草案;
 
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困惑,立即求助和反馈;
 
对于长时间的任务,应十天一报;
 
        任务完成或决定放弃后,应迅速向任务提出者和关心此事的人反馈;
 
及时录入工作日志或者形成案例报告;
 
案例报告应编号存档,使其得以积累和传承。
 
       (2) 要求新人对某几批原材料判断其质量,并跟踪后续的品质反馈。
 
       从原材料入手有两个好处:一是相对简单易懂,二是各个过程区分清楚,容易把握,三是自己放行是否有效很快就能被“顾客”证实,成果易于评价。
 
       (3) 然后,要求新人对几批产品是否可放行进行判断,并跟踪后续的品质反馈。
 
       以上每个阶段,都要对新员工进行考核和点拨。对于不能满足要求的人员,应果断淘汰。要明白质量管理是高水平的人才能真正胜任的工作。
 
       每个阶段,大概都需要做如下事情。具体需要员工自己去领悟,而导师则从旁加以点拨和纠正。
 
了解产品的用处。初步了解产品的标准。
 
了解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
 
       了解产品的质量如何评判,学习产品质量的检验标准,包括可靠性试验。初步学习评估标准。
 
       从微观方面了解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要非常具体地论证,而非泛泛而谈。
 
练习按工单来确定一批产品的质量。学习统计技术。
 
       在老员工的带领下,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可先多人合作,再逐渐单独负责。
 
在有了一定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ISO9000族标准。
 
三、质量管理工作的适宜人群
 
       这一职业适合的人员,是那些并不执着于具体行业或某类具体产品,而着眼于把事情做得完美、能从事情的完成本身获得价值感、满足感的人员。
 
品管工作不适合的人群:
 
1、想挣快钱的人,特别是那种希望投入少而回报大的人。
 
投机取巧的做法与质量管理的方法本来就是背道而驰的。
 
2、期望在短时间达到高收入的人。
 
       现实地说,几乎不会有人反对品质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认为品质部门真的很重要――相应地,品管工作者也相对不太被重视。
 
       庸碌的老板更多地把品质管理看成是一个不得不摆上的花瓶,主要作用是用来抵挡外部审核的。
 
       能干的老板则更相信自己对品质的理解和把握,而并不寄希望于品管部门的工作。
 
       所以,在一般的公司,品管工作者最容易感受到被忽略、被边缘化,并且,现实地,收入、晋升等等机会也相对较少。
 
3、意志弱的人。
 
       没有较为坚强的意志,在困难或被忽视的环境下,要么就选择出逃,要么就混日子。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在逆境中挺立不倒,并且披荆斩棘,搭桥开路。
 
4、不珍惜工作、不尊重工作机会的人。
 
       这些人容易势利、目光短浅,容易为了一点个人的挫折感或不爽的感觉,或所谓更高的收入而随意放弃工作。这是对工作机会轻佻的人。
 
5、把自己的前途或所谓的成就感寄托在工作上,或寄托在公司上,而不是寄托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智慧上的人。
 
这些人容易产生动摇,容易产生挫败感,缺乏坚定的方向。
 
        他们会随意为了一个不真实的想象而选择,同样,会为了另一个不真实的想象,或者会为了幻灭而随意放弃当初的选择。这就是轻诺者必寡信。
 
 
推荐产品&服务MOR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