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洁净室设计中,洁净室的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洁净厂房建筑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生产设备特点、净化空调系统和室内气流流型以及各类管线系统布置等因素,进行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设计。
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劳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地处理洁净用房和非洁净用房以及不同洁净度等级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建造最优综合效果的洁净厂房建筑。
一、洁净室的设计原则
洁净室设计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综合性较强的技术领域,在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设计原则:
(1)洁净室设计必须执行国家、地区、部门和行业有关现行的标准、规范和规定。
(2)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3)土建、采暖、通风、空调、净化、给排水、动力、照明所有各专业必须共同协作,相互配合。
(4)设计时应考虑到生产发展,工艺变更引起洁净室改造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5)设计必须尽量压缩和减少非生产面积及辅助生产面积,以降低投资。
(6)根据工艺要求,实事求是地确定洁净室的洁净度级别。
二、洁净室设计的综合要求
1.洁净工厂的厂址选择
洁净厂房与其他工业厂房的最大区别在于洁净厂房内的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求具有一定洁净度等级的生产环境。
由于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季节,室外大气含尘浓度、有害物浓度、细菌浓度都是不同的,所以为了有效地控制净化空调系统中新风的含尘量、含菌量和有害物含量,洁净厂房的厂址应选择在大气含尘浓度、细菌浓度、有害气体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
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在周围环境较清洁和绿化较好的地区,如农村、城市远郊、水域之滨等区域。并尽量远离铁路、码头、公路、机场(尤其是防振要求较高的洁净室)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储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若条件不允许,必须位于工业污染或其他人为灰尘较严重的地区时,要选在其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在工程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洁净生产环境的技术要求。
为减少车辆通行时产生的道路灰尘对洁净生产环境的影响,洁净厂房与交通频繁的交通干道之间的距离宜大于50m。据有关文献介绍,车辆通行时会在路边距地面20cm和100cm 两个高度产生最大扬尘值。高度为20cm处产生最大扬尘的原因是由于车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气流冲击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的。这个高度称为第一高度,扬尘值约为5000~6000pc/(m・ s)。全路段扬尘高峰区位于路边25m、距地100cm处,这个高度称为第二高度,扬尘值约7000pc/(m.s)。当距离路边25m以后扬尘逐渐减弱,至50m以后基本平息。可见50m是洁净厂房与道路的最小限度值。
虽然设定了50m为最小限度距离值,但道路的扬尘浓度与道路路面的铺设材料、路宽,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路情况、路边绿化情况、道路两侧是否开阔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在选择厂址以及新建或改建车间的周围,都要进行绿化。厂区路面尽量选用坚固、起尘少的材料。当间隔距离不能保证或污染状况较严重时,应在距道路较近处建设非洁净要求的建筑物,以减少污染对洁净厂房的影响。
2.洁净工厂的总平面布置
洁净厂房的厂址确定之后,合理地进行厂区内的总体布置和妥善处理洁净厂房与非洁净厂房、洁净厂房与各种可能污染源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今后洁净厂房可靠、经济地运行和确保工厂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厂区内的洁净厂房应布置在环境清洁、人流和物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区域。为减少外界污染对洁净厂房的影响,洁净厂房应布置在离厂区内交通频繁道路较远处,若工厂设有锅炉房等有污染物质的建筑设施时,应尽量增大洁净厂房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减少污染程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洁净区建筑应与非洁净区建筑之间由一般区建筑隔开,如图2-7和图2-8所示。
为减少厂区内部的污染,厂区内的道路应尽量选用整体性好、坚固、起尘少的材料铺砌。如采用改性沥青路面等。
厂区绿化具有良好的吸尘、阻尘、降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作用,洁净工厂内应减少甚至不得有裸露的地面。洁净厂区周围场地绿化应以种植草坪为主,小灌木为辅。因为观赏花卉多为季节性一年生植物,需经常翻土、播种、移植,不仅破坏植被使尘土飞扬,而且花卉的花粉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所以洁净厂区不宜种植观赏花卉和有花粉、花絮的树木。高大乔木树冠覆盖面积大,其树下难以种植草坪等维护性植被,易产生扬尘,所以高大乔木也不宜提倡种植。
洁净厂房内有要求防振、防微振的精密仪器、设备或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防振要求时,在厂址或厂房位置的选择过程中,要对周围振源的振动影响做出评价,以确定该厂址或厂房位置是否合理。在振动影响评价时特别要注意多个振源的叠加效应。
洁净厂房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可沿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洁净厂房周围的绿化植物不得妨碍消防作业。
3.洁净室的工艺布置
在有洁净厂房的工厂内,与洁净厂房有关或起辅助作用的设施、建筑物很多,如洁净室辅助间、管理室动力设备间等。
洁净辅助间包括人员净化用室、物品、工具净化用室、生活用室、实验室、物品材料储存用室等。这类房间与洁净室的关系密切,有的房间还有洁净度要求,所以应该与洁净室距离较近。
对于管理用室、会议室、休息室,这类房间与洁净生产关系不大,所以应尽量设在洁净厂房的外面,远离洁净厂房区域。
对于动力设备间,如空调机房、冷冻站、变电站、风机间与洁净厂房的距离,可根据洁净厂房的规模、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等因素确定,当动力设备间距洁净室距离较近时,要注意设备振动对洁净室的影响。
洁净厂房在工艺平面布置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1)洁净厂房以及各种辅助用房要满足产品生产工艺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并顺应产品生产流程的顺序进行布置。尽量做到人流、物流的路线短捷。设备布置要紧凑,并符合消防、卫生规定。
(2)根据产品的生产制造工序,合理确定空气洁净度等级区域的划分。当有不同的压差要求时,还应按照不同生产车间的要求压差确定洁净区域。
(3)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交叉污染和便于系统布置,要尽量将洁净度要求相同的洁净室安排在一起。
(4)洁净室内只布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容易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艺设备尽量布置在洁净室的外部,工艺用的易燃、易爆的空气容器不要设在洁净室内。
(5)在同一洁净室内,尽量将洁净度要求高的工序布置在洁净气流首先到达的区域,容易产生污染的工序布置在靠近回、排风口的位置。
(6)应考虑大型设备的安装、维修、运输等特点,预留设备安装、检修孔洞。为防止设备检修时可能对洁净区域的污染,在平面布置时就要考虑必要的维修区。
(7)洁净厂房内应尽量少设隔间,实行大体量、大开间的平面布置。当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区域分隔、需要按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或防火要求分隔,或生产时间不同步的不同生产区域之间需要分隔时,应按其要求进行分隔,并采取必要的防污染技术措施,如增设气闸间(室)等。
(8)为适应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工艺设备的更新、生产规模的扩大,平面布置时要考虑今后改建、扩建的可能性,预留扩建余地。
4.洁净室洁净度级别的确定
在确定改建、扩建和新建的洁净室工程方案时,要合理确定和布置“四个区域”一洁净生产区、洁净用辅助区、管理区、动力设备区。尽量做到生产工艺布置合理、管理使用方便、各类管线协调、管线尽量短、人员流动、物品材料流动方便而且不产生交叉污染。
上述的四个区域中,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确定各类房间的洁净度,能够采用低洁净度级别的就不要采用高洁净度级别。
在同一洁净室内的不同区域,能够采用不同洁净度级别的就不要笼统地采用同一高洁净度级别。
5.其他要求
在洁净室内,除了布置有工艺设备以外,还有其他各种辅助设备、设施及各种管道。所以在布置、安排这些设施、设备、管道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1)洁净室内使用得各种气体,如氮气、氧气、氢气、压缩空气等气体,其含尘浓度高于室内含尘浓度时要装置气体过滤器。其供气室不得放在洁净生产区内,以减少可能的污染。
(2)洁净室内各种管道一般均为暗装,并要考虑检修方便。
(3)照明灯具的设计选用要注意防止积尘,不易积尘和易于擦拭的灯具可以明装,当灯具暗装时,要注意密封。电器插座,接线盒等也要暗装。
(4)洁净室内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事故照明、通信电话、紧急电铃等设施,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发出信号。
6.洁净厂房的建筑要求
洁净厂房在厂区的位置要尽量设在人流、车流少的区域。在洁净厂房内,当有多种不同洁净度的洁净室时,人流方向要由低洁净度的洁净室到高洁净度的洁净室过渡。随着洁净度的提高,人流密度逐渐减少。
若工艺无特殊要求,洁净车间一般采用有密闭窗的厂房,其净高尽量降低,一般为2.5~3.0m。为了便于布置空调系统风管、空调水管道及其他各种管线,洁净厂房普遍设置了技术夹层。当不设技术夹层而使用室内吊顶代替时,吊顶内高度可按各种管道的安装要求确定,一般为2.0m左右。
为缓冲室外空气温、湿度和灰尘对洁净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洁净度高的洁净室要沿外墙设技术走廊。中等洁净度级别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技术走廊可兼作参观走廊。
洁净室的构造尽可能密闭,室内建筑平面布局尽量简单,室内平面及构配件要尽量减少凹凸面缝隙。门窗及穿洁净室管线的接缝处均要求严密,所有缝隙可用硅橡胶和聚氨酯嵌缝胶密封。
洁净室的构造要有利于生产工艺或实验过程的变更,其建筑隔墙尽可能采用轻型结构。
洁净室的建筑材料通常采用质地坚硬、耐磨、不起尘的材料,而且表面要光滑、容易擦拭和清洗,并具有在温、湿度变化及设备振动等作用下形变小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对地面材料还要具有防腐蚀性能。
洁净车间的密闭性高于一般空调车间,人员流动路线较复杂。因此防火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根据洁净空间的面积大小和工艺性质,开设一个或几个安全出入口,便于事故情况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