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地震,导致福岛县核电厂核灾事件,当时随即公告禁止日本福岛、茨城、枥木、群马及千叶5县生产制造的食品进口。
台行政院日前表示,基于贸易自由化,在以国人饮食健康为优先要件原则下,卫福部及农委会刻正研议采取2阶段开放,初步开放群马、枥木、茨城、千叶4县市,采高风险管控、逐批检验,福岛仍全面禁止,并自12日起召开为期3天、共10场听证会,却引发民众冲突。
日本核灾5县食品究竟安不安全?台湾核子工程专家贺立维受访时表示,现在距离核灾才不过5年多,连辐射物质半衰期30年的1/5都不到,更何况辐射食品检验人力仅13人,恐怕“一天工作24小时都检验不完”。
贺立维表示,辐射物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锶90”与“铯137”,前者与钙质成分接近,容易被骨骼吸收,引发骨癌及白血病,后者则容易引起内脏癌症,更可怕的是,辐射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不是隔天就看得出来,而是长期累积在体内造成的危害。
贺立维说,辐射物质对孩子影响最严重,他曾到日本超市,发现核灾地区的食品都会贴上“18禁”的标签,建议发育中的孩子减少购买,既然风险还没去除,那么开放核灾县市食品还不是时候。
不过,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环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却有不同看法。他说,环境中本来就有辐射物质,且日本核灾前从未有人验过食物的辐射值,根本无从得知增加的幅度。
此外,2015年日本检测福岛周边17都县共26万件食品中,只有0.1%、共279件检出辐射值超标,多是来自福岛的香菇、野生蔬菜、野生熊、鹿、肉及水产品等,都不是这次解禁的项目。
李俊璋强调,日本、台湾对于辐射检验是全世界最严,光是照一次X光检查的辐射量,等同喝符合辐射标准的开水5万天,这么低的剂量即便终生食用都不会有健康危害,他呼吁,政府应以最简易、让民众看得懂的方式清楚标示产地,吃与不吃就是民众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