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 1331号建议的答复
李发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新安江源头地区打造国家级有机茶核心产区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推动完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扶持有机茶基地建设、建立数字化监管体系等建议,我们高度赞同,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改进有机茶基地认证方式
(一)已开展的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持续优化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先后更新发布《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对规范有机产品的生产与认证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规范有机产品(包括茶叶)的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发布《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对规范有机茶以及相关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有机产品认证提供依据,为有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提供了标准支撑。
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动有机产品认证服务乡村振兴,支持乡村集体组织利用认证手段推动产业发展。具有合法资质(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的认证申请人只要符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即可申请有机产品认证。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市场监管总局大力支持乡村集体组织(例如村集体开办的生产经营型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作为有机产品认证的申请主体申请认证;鼓励乡村集体组织发挥作用,探索利用质量认证工具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对具有社会责任感并具有一定茶叶品牌运作能力的企业,作为合规的有机产品认证申请主体,乡村集体组织和农户可以与其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合作共赢,最终实现企业、乡村集体组织和种植户利益共享。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具体需求在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协调相关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二、关于扶持有机茶基地建设
(一)已开展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加大对有机产品认证制度的宣贯解读,指导搭建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平台”,为有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产销对接服务。鼓励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专业化发展,在开展认证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等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积极开展有机茶认证。截至 2023年底,农业农村部所属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有机茶生产主体279家,产品 1035个,认证面积 18.15万亩,产量2.46万吨。新安江源头地区现有茶园 3万余亩,建设有机茶核心产区具有天然优势和产业基础。农业农村部支持新安江源头地区充分发挥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将加大对新安江源头地区有机茶核心产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专家对新安江源头地区有机茶叶生产进行专业培训指导;鼓励新安江源头茶叶核心产区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号召认证机构对认证费用酌情予以减免,并为休宁县有机产品认证获证企业提供信息宣传、产销对接等增值服务。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组织征集“有机产品认证区域化建设服务强企强链强县”优良实践案例,支持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报送休宁县有关案例材料。支持新安江源头茶叶核心产区获证有机茶叶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助力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品牌建设,促进茶企增效、茶农增收。
三、关于支持申报地理标志品牌
(一)已开展的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推动原产地政府加强应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应用产地溯源等先进管理方法和工具,构建政府监管、集体管理、生产者自律的特色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 2023年底,累计认定保护 2508个地理标志产品,其中,茶叶类产品 189个,占比约 7.5%。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福建武夷山)结合武夷岩茶、武夷红茶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实际,贡献“三茶”统筹发展的示范区经验,打造地理标志保护高地。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陆续发布农业农村部公告,确定形成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长期库为核心,1个复份库、15个中期库和 56个种质圃为依托的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其中,在安徽布局建设国家中原山地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合肥),目前保存了茶树、猕猴桃、草莓、山莓等种质资源。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加强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更好发挥地理标志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
农业农村部建议休宁县可加强与相关国家种质资源圃联系,筛选挖掘适宜当地生态气候条件的茶树种质资源,为茶叶产业化开发提供资源支撑。农业农村部将积极协调,予以支持。
四、关于支持建立数字化监管体系
(一)已开展的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有机产品认证监管工作。一方面,为确保有机产品实现可追溯,要求认证机构按照统一的编号规则对有机产品的每枚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进行唯一编号,实现“一品一码”。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或有机码查询小程序,输入产品的有机码核实真伪。另一方面,持续强化有机产品认证监管工作,不断提高认证有效性。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茶叶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关于发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若干规定的公告》要求,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鼓励茶叶生产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真实、准确、科学、系统地记录生产经营过程的质量安全信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明、责任可追究。
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 2023年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累计注册生产经营主体58万家,其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标产品企业 2.6万多家,累计访问量达 1.7亿次。2023年支持各地网上开展监管、检测、执法 17.5万次,配合重点农产品专项治理,采集 33万多条产地溯源信息。总体看,我国产地环节农产品实施追溯管理已经在制度标准、技术支撑、品牌追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正在大规模向流通消费领域推广运用。截至2024年4月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现入驻茶叶企业 14283家,累计生成追溯码(包括合格证)19万个,交易次数40.7万余次,茶叶企业实施追溯管理的内在积极性相对较高。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开展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继续针对市场销售量大、风险较高的有机获证产品实施抽查并采取后续监管措施。市场监管总局支持休宁县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有机茶日常管理和全过程的数字化溯源,将通过“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中的有关数据为休宁县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支持。
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标准,按部门职责分工要求,推动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与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对接,着力构建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继续加强国家追溯平台的推广运用,推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推进统一追溯,实现标准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场监管总局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