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457号建议的答复
赵皖平代表: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推进全产业链的融合化、生产全流程的标准化、产业全环节的品质化、全产业链发展数字化和产业链价值合理分配等,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高度赞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决策部署,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协同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范产业发展
预制菜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食品产业,呈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特点,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转型、消费升级、创业就业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但预制菜也面临范围泛化、标准不统一、产业政策扶持范围不一致、群众忧虑预制菜添加防腐剂等问题,监管工作面临着新挑战。针对以上突出问题,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一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覆盖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的质量标准。三是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严把生产许可关,加大重点环节监督检查力度,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四是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应用,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二、完善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列入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组建专项工作组,有序推进标准研制工作。二是制定预制菜质量国家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在组织研制《预制菜术语与分类》,对预制菜相关术语定义和类别进行规定。三是推动制定预制菜地方标准。部分地方因地制宜发布预制菜地方标准,如江西省、大连市、咸阳市等地制定《预制菜冷链运输配送管理规范》《预制菜配送技术规范》《海鲜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等相关地方标准26项,服务和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四是推动制定预制菜行业标准。“十四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制定《方便菜肴》等6项预制菜相关行业标准计划。五是指导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中国饭店协会、广东省企业创新发展协会、汕尾市餐饮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分别发布《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预制菜肴 广式烧鹅(鸭)》《预制菜汕尾小米(薯粉饺)》等团体标准,为预制菜的品质分级及生产质量管理提供标准指引。
三、严格监督管理,压实主体责任
一是严格预制菜原料质量安全监管。2023年1月新修订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上升为法定制度,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承诺不使用禁用的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合物且使用的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等。发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作用,推动农产品追溯管理从产地环节向流通消费领域推广应用。截至2023年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累计注册生产经营主体58万家,累计访问量达1.7亿次。二是压实预制菜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三是严格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组织修订肉制品、水产制品、速冻食品等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
四、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指导食用农产品原料生产集中区加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相关设备设施投入,持续推进“第一车间”建设,提升食用农产品原料商品化和标准化水平。鼓励预制菜生产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协作关系,保证食用农产品原料来源稳定、安全可靠。二是支持产业链融合发展。2017年至2023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累计支持各地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0个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和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为推进预制菜产业链融合提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已批复成立25个食品领域示范基地,部分基地积极推进预制菜发展,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例如“食品·山东诸城经济开发区”集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餐饮消费销售等要素资源,培养农业龙头企业近300家,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余个、“三品”基地超60万亩、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000余家、家庭农场1000余家,认证“三品一标”200余个。三是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打造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支持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数字领航”企业,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持续打造食品行业龙头、链主企业转型标杆示范,加快推动优质转型经验复制推广。深化食品行业平台融合赋能。培育“欧乐食品产业链云平台”等7个食品行业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平台落地深耕;遴选“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食品日化行业供应链协同项目”等“平台+”示范标杆,丰富食品行业平台赋能解决方案。征集“惠发健康食材智能产业链服务平台创新应用”“食品全产业链协同制造应用案例”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助力培育数字化管理、网格化协同等新模式新业态。
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场监管总局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