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912号(农业水利类149号)提案答复摘要
孙东生委员:
一、关于严守耕地政策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立足职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关。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农建发〔2021〕1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农建发〔2021〕5号)等规章制度,指导各地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和监理、竣工验收、监督检查、移交管护等工作,强化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二是加强耕地用途管控。自然资源部先后印发关于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政策文件,明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六类情形,明确严禁超出法律规定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同时,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持续开展耕地保护督察,针对督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向各省级政府发出督察意见书并督促整改。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动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二、关于推广良种良法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集成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助力粮食产能提升。一是加快种业创新体系建设。印发实施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为依托,强化部省联动、分工协作、全国一盘棋,合力打造以十大优势企业自主攻关为塔尖、以十大主要粮食和重要畜禽联合攻关为塔身、以64个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为塔基的“金字塔”式国家育种攻关阵型,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二是健全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引导国家与区域农业科技力量强化协同,构建完善公益性研究机构与市场化研发主体优势互补、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分工协作、农技推广机构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主体衔接补充、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有力的农业科技新格局。同时,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农业产业科技组织模式,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体系、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布局。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培育壮大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完善农业农村科技管理机制,助力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三、关于降低种粮成本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能挣钱。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种粮节本增效,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2016年起,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依据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自定,补贴标准由地方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补贴依据综合测算确定。结合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粮食生产形势,2021—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7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二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组织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主体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到2022年底,全国有超过107万个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年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4.7亿亩次、占比75%,覆盖小农户9100多万户,对保障农业稳产增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持续支持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基础上,以服务粮油等主要作物生产为重点,着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增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四、关于粮食机收减损
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紧抓收获机械保障和机手操作规范这两个关键,支持高效低损收获机械推广应用,组织各地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技能比武,加强农机化技术巡回指导,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分别降至1%、2%、2.2%。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巩固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果,继续深挖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扩大重点作物范围,在丘陵山区地块等机收减损工作薄弱区域力求突破,保障粮食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五、关于做好减灾保收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业灾情监测预警,指导各地落实主动避灾、科学抗灾、有效减灾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粮食生产因灾受损,持续提升粮食安全气象服务保障水平。目前,全国已建成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2700余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观测,以及土壤水分观测和自然物候观测,极大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能力。同时,建立了全链条、精细化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体系,各级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农用天气预报、粮食作物生育期预报等精细化预报服务,实现粮食作物春耕春播、夏种夏收、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时格点化农业气象服务全覆盖。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农业灾情预警发布机制,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4年7月18日